Urban 遇上 Travel, 全方位提升出行体验的 Aer 背包全家桶
September 13, 2023
本文总计 4.74k 字, 阅读约需要 11 分钟
从两年前买了 Aer Travel Pack 2 之后,一头扎入了 one bag travel 的坑,两年下来非常满意。 除了 travel gear 之外,第一次用上不是公司发的杂牌包的我用上 Aer 这种 design 更精致用料更高级的出行工具也大开眼界,从此同类 travel + EDC (everyday carry,据说这个缩写可以区分 nerd 和现充) gear 测评也看了买了不少。
一大圈下来还是 Aer 这种 urban travel 的风格更中意,前后买过 5 个包,横跨 12L 的 minimal EDC 到 33L 的travel bag 的各种 use case,目前手里还留下三个,掐指一算,竟然已经在 Aer 身上花了超过 900 刀了。在出掉我的第一个 aer 包尝试一下 peak design 的现在写篇回顾再合适不过了。
Travel Sling 2 - 12L - 让斜挎包变酷的《看门狗》型 geek minimal EDC #
当年买它的时候是先被外型吸引的,官网图就非常像游戏《看门狗2》的海报。这种 urban 又机动的 geek 风格也很符合 Aer 整个品牌本身的定位。
12L 的容积非常小,勉强塞下 16 寸 MBP 之后,再塞瓶水和装个外套就基本满了,为此我还又买了个扁平宛若酒壶的 A6 membottle 水瓶配它(当然现在这个水瓶配 Bellroy Lite Sling 刚好,不过不是 Aer 线的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大家感兴趣晚点可以另写一篇我的其它 EDC 行头)。当然,Aer 一贯的 tech friendly 的设计在这里也五脏俱全,包里有非常好用的 tech organizer,再塞点电源、平板、耳机、充电宝等东西进去也很好收纳。
当然,小肯定是有小的好处的。包的整体形态非常贴身,没有了那种背包是身外之物,在人群中穿梭会担心挂碰的感觉,整个包就算装满也可以牢牢裹在身上,有种是身上口袋的延伸的感觉。作为单肩的 sling 又比背包灵活很多,单肩像背包一样跨着因为肩带的弧度而更加自然舒服重量均衡,套头斜挎背的话有能随时甩到身前拿东西。而比起通常意义上说的更小的 sling(比如前面说的 Bellroy Lite Sling),它又能装电脑和衣服,用起来就灵活很多,也更贴身,肩带有背包级别的垫子背电脑行走也不会硌得慌。肩带的长度调整非常顺滑应该是我用过所有包里最顺滑的,还有胸前卡扣可以直接打开。
使用场景 #
它最合适的使用场景是:
- 城市里两点一线的通勤(工作后没有去 gym、购物装东西等其它用途)
- 数字游民背着电脑随时进咖啡馆和 co-working space 工作
- 因为有 Aer 标配的行李箱带和位置合适的快开袋,搭配行李箱也非常合适
当然,我作为一个居家办公并且在家能舒服办公无需去外面找办公场景,长途出行也只背包不背行李箱的人,我很快发现这个包我的 use case 不多。因为是 aer 一贯质量好厚实的用料,外加内部有很多 organization 空间,它也不能压缩的特别扁放在大包里落地 EDC,短途旅行装衣服洗漱用品又不大够用(我最多试过夏天的三天两夜 trip 只用它,说实话有点太满了不推荐,出差一般情况下更不够用了)。中途一度放在家里吃灰差点出掉。不过这几个月女朋友搬到跟我一栋楼里之后它又在我这里焕发了第二春——装上电脑、水杯、steam deck 或阅读器去女朋友家刚好,同栋楼不用走多远单肩甩在肩上方便,钥匙直接搁包里钥匙串上不用写下来,在家里挪动侧把手提起来当公文包式地用也很合适,意外完美但非常 niche 的 use case 反而让这个包成为我现在利用率最高的包。
Pros #
- 外型 techy & sleek 非常城市风,背上紧贴身体非常灵活
- 作为 Sling 比背包的使用场景更灵活方便快速,快开口袋方向合理,甩到胸前能极速拿东西
- 塞得下 16 寸电脑,比传统 sling 更适合科技爱好者和数字游民出街
- 有 Aer 祖传 tech organizer 放电子用品非常方便
- 肩带舒适且易调整,还有快速打开卡扣
- Aer 祖传高级用料质量过硬
Cons #
- 没有外部装水瓶的地方,只能买密封性足够好的杯子装包内
- 肩带方向不能调整,左撇子或者习惯往不同方向甩背包的人可能用起来没那么顺手
- 空间有限不适合超过一天的旅行
- 压缩型有限也不适合塞到其它大包里
Fit Pack 3 - 18.7L - 完美的通勤 + 健身二合一包 #
使用场景 #
它的最大特点是有隔开放鞋的空间,对半开的主空间塞衣服很方便,此外还有电脑区,可以说是专为上班 + gym 设计。此外,Aer 祖传的 luggage pass through 和 quick access pocket 也不少,可以搭配行李箱使用,适合出差时候也要去健身房的人。
Pros #
- 分隔开的放鞋空间
- 有一定体积能自己立起来
- 有电脑区
- 有两个外部水瓶区,一个装水瓶一个蛋白粉或者伞或者人字拖都很合适
- Aer 祖传 luggage pass through & quick access pocket 可以搭配旅行箱使用
- Aer 祖传肩带就算装很多东西背着也舒服
Cons #
- 有一定体积,就算没多少东西背上也会鼓鼓的
- 虽然有 18.7L 但其实鞋会占很大内部空间,因此主区其实塞个外套基本就满了
- organization pockets 比较少,不是侧重 tech 的包,如果各种 accessory 比较多的话不大好整理
Go Pack 2 - 20L - 可压缩带到目的地的便携 day bag #
卖这个包是因为 travel pack 太大,且我之前不用 packing cube,到了目的地落地行动背着不大方便,普通的压缩包都质感很塑料不想背,发现 Aer 出了质感不错的就立刻下单了。
这个包的最大特点是不同于 Aer 祖传的厚实防水的 Cordura 1680D nylon, 而是用了更轻薄更容易折叠的材料,因此可以折起来卷起来放在大包里。但随之而来的是肩带和背部支撑也少很多。功能性上基本是一个极简的 day pack——有电脑区和祖传 quick access & luggage pass through,两个外部水瓶区,此外还有一个磁吸带扣的外部开放式口袋可以塞一些杂七八八不是特别贵重的东西,比如帽子、零食、地图等。
不过后来因为背电脑不大舒服,这个包沦为了我的游泳包,出行落地包也转化为了用 expandable bag + packing cube 模式(后面会提到)。quick access 装钥匙游泳卡,外面的开放口放泳帽泳镜,内部放浴巾和换的衣服。因为体积小也很容易塞进游泳馆的小柜子。
使用场景 #
- One bag traveler/数字游民塞进大 travel bag 里落地背电脑/平板等出行(如果不背电脑的话落地 sling 能解决没必要背包
- 行李箱出行需要一个简单的 day bag
- 不装电脑简单塞点东西出街的 day bag,我用它来当游泳包(其实有点想出掉)
Pros #
- 可折叠和压缩,适合塞在大包里也可配合行李箱使用
- 是个功能完整的 day bag,20L 的空间也不错,可以装电脑水瓶和各种杂物
- Aer 出品质量保证,比常见的压缩包质感好很多
Cons #
- 虽然有电脑区,但是因为背部支撑和肩带减少了缓冲,所以其实长时间背电脑有些不舒服,会顶着腰部
- 压缩程度有限,肯定不如那种塑料质感的包压的小,还是会占一定空间
- 结构比较简单也没有 tech organizer,如果配件比较多可能会比较乱
- 轻薄材料没有 Aer 其它包防水
City Pack Pro - 24L - 容量大功能全的城市 EDC 和短途旅行神器 #
是之前很流行的 20L city pack 的升级 pro 版,注意不要和中间没有横着拉链的 pro pack 搞混。买这个包的初衷是因为短途旅行(2~4 天)背 travel pack 的话会嫌太大,20L 的 go pack 又太小而且背电脑不舒服,于是就十分消费主义地买了这个 niche 包。刚拿到的时候其实不大喜欢因为感觉背上之后上部会向外倾没有想象中的 sleek,但后来夏天到了开发了躺草坪看书和 kayak 之后发现这个容量确实多塞点东西 city walk 很适合,已经成了我除了 Sling 之外第二常用的包了。 24L 的容量对我来说 3、4 天的旅行装东西绰绰有余,肩带和背电垫都是 Aer 祖传的舒服,organization pockets 也非常多,出差装各种 tech gear & accessory 得心应手,现在非常喜欢。
使用场景 #
- 需要背电脑的 day bag
- 需要装体积大一点东西的 day bag (如午餐毯,划船时候的浴巾外套等)
- 短途旅行(3~4 天)旅行包
Pros #
- 24L 的容量非常 versatile,同城 city walk 还是短途差旅都很合适,也不会太大
- 有足够多的整理空间(外部水瓶、侧面 quick access、正面底部扁平大口袋(我一般出行装人字拖)、正面 tech quick access 基本是 travel bag 的上半部分装各种配件非常方便、quick access、电脑平板包、内部的连个组织空间等等),很多场景都适用
- 一定程度防水,装科技产品放心,拿去 kayak 也可以,淋点小雨也不成问题
- Aer 祖传舒适
- Aer 祖传厚实防水用料,装科技产品放心
Cons #
- 用料厚实有一定体积,所以空的时候也会占一定空间
- 使用场景跟我的各种 EDC bag 和 travel bag 略有重叠,对我来说算是一个 spark joy 但不是特别必要的包了
Travel Pack 2 - 33L - 一包走天下 #
图源:packhacker (官方已停产换代到 3 代了)
开篇说过,是我拥有的第一个 Aer 的包,也是我开始捣鼓 travel gear 的开端。先前也写过长篇它的初体验 + 功能介绍和两年回顾 + one bag travel 安利文了。
前阵子在眼馋新包(还没买 city pack pro 之前有在考虑 28L 的 travel pack 3 small,甚至有点想买 travel pack 3 regular 但最后因为觉得 35L 太大 4 磅太重作罢)的同时刚好朋友急需一个 travel bag 就出给朋友了,其实还有点不舍因为两年下来它真的用得非常顺手(也因此让我彻底入坑了 one bag travel 和 Aer),但是最后被消费主义战胜了打算尝试一下(虽然有诸多不满意的点比如 organization 偏少和内部口袋朝向不拿出东西就用不到所以几乎必然要用 packing cube,但 27L - 33L 无敌容量既能兼顾落地 EDC 也能当 travel bag 诱惑太大的) Peak Design Travel Bag 30L,就等一个长途 trip 了。(Peak Design 中文官方名字叫巅峰设计你敢信,瞬间和金拱门一个 level 了,咋想的啊)
这个包的具体功能已在初体验文中介绍过在此就不赘述了。但是现在已经停产换 3 代了,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和 3 代的主要区别:
- 3 代去掉了 2 的分开放鞋区,原因是很多人觉得占内部空间用不到。这是我对 3 代最大的失望点,因为我出门揣人字拖不怎么占空间,塞满包最后再压扁挤在那个鞋区刚好,现在就得另带袋子或者用前面别的区域了。
- 3 代最大的优点是侧面的压缩带绕开了主区域的拉链,因此压缩带扣上的情况下也能打开主区域。2 代主区不能打开导致这个压缩带基本不怎么用,只会偶尔在机场绑外套。3 代它能成为真正的压缩带了(虽然说 regular 的横截面很大,即便压缩了其实也不大适合当 day bag,我日常背着也被说向课业过重小学生,上面 packhaker 的图也可以看出对中小型身材的人来说看起来确实会很大)
- 3 代的卡扣全换成磁吸的了,有利有弊吧,利当然是不会夹到手外加舒爽(倒是没觉得比以前已经质量很好的卡扣快多少),弊是重量增加。2 代已经超过 4 磅了,3 代变得更重。
- 3 代的容积从 2 代的 33L 变成了 35L,虽然不知道外部尺寸有多大变化,但是 2 装满已经比较勉强能当 personal item 了(飞机上塞座位下面),被航司卡过好几次虽然最后都蒙混过关了,甚至有时候 local 小飞机头顶货架都不一定能装进去(当然也不常坐,普通客运机一般没问题)。当初考虑要买 3 代的时候还上 reddit 看了看,能不能通过航司 personal item 众说纷纭。
使用场景 #
- One bag travel。本包是一包流旅行非常 iconic 的装备,提到 one bag travel 这个包基本都在排行榜顶端。
- 行李特别多的话也可以搭配行李箱使用,相当于瞬间拥有两个行李箱,但能放轮子上滚和随时背起来,解放一只手方便很多。
Pros #
- 33L 完美的 one bag travel 容量,可以参考我 one bag travel 那篇文,很能装,我两周的 trip 都不妥协没问题
- 功能全,空间设计合理,有很多便于整理的空间,基本是个移动工作站级别的包
- 做工扎实用料细腻,背起来也很舒服
- 一定程度防水,去各种天气旅行较为放心(当然台风天可能还是不大行,不过在中雨里走个把小时没什么问题)
- 维持了 Aer 的 urban 风格,外观是我在所有旅行包里最中意的,搭休闲和(我想象中的)business 都合适,更是比各种户外登山包 subtle 多了不会给人一种一看就是游客的感觉
Cons #
- 用料厚实有一定体积不能压特别扁,重量也不是各 one bag travel 包里偏轻的
- 压缩 strap 阻挡主空间开关因此基本不能当压缩 strap 用(仅限 2 代)
- 管的严的航司还是有不让当 personal item 的风险(carry on 没问题)
总之,Aer 让我入坑 one bag travel,旅行都有了新的期待点。虽然最近新添了很多别家 gear(Peak Design Travel Bag 30L + Peak Design Packing Cube、Peak Design 洗漱包(现在觉得占空间稍稍有点大,不过也暂时没有特别缺空间,晚点有看上的轻薄款再换好了)、Bellroy Light Sling等),但还是 Aer 的自来水粉,你看看这没有 affiliate link 也要专门写文夸它们的架势就知道了。当然,出掉一切起点的 travel pack 2 也算是一个转折点,等手头现有这套行头折腾顺了还可以再来一篇 travel gear & EDC update。
(画外音,本来以为是比较美国本土的牌子,前阵子去日本旅行的时候发现满大街都是 Aer,才意外发现 Aer 在日本也很流行,不过这种 urban vibe 也确实很适合日本上班族的需求)
相关阅读
- 告别行李箱 One Bag Travel 一包游天下两年记
- 并不极简的 one bag travel 首次尝试
- 8 月 spark joy 玩物志
- 折纸般便携小船 Oru Kayak 初体验
- 近期幸福感购物总结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想支持我的博客创作,或者有特定的内容想要看到,或者想约 coffee chat 等,欢迎:订阅 Patreon 参与博客选题和定制服务
在 Kofi 上给我买杯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