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spark joy 玩物志
October 1, 2023
感觉这个系列愈发要被我写成月记了哈哈。确实如果没有什么大的成就或者出行 plan 的话,总会觉得一个月就虚度了。但是细细写下来这个月玩了什么东西之后, ...
感觉这个系列愈发要被我写成月记了哈哈。确实如果没有什么大的成就或者出行 plan 的话,总会觉得一个月就虚度了。但是细细写下来这个月玩了什么东西之后, ...
因为忙于《博德之门3》和《星之海》甚至早先的《暗黑破坏神4》,中间断了一段时间,快三个月后才打完了《潜水员戴夫》,依然像刚玩沉迷时那样喜欢,觉得生活在这样一个动动手指就能玩到如此 wholesome 和情怀满满的游戏的时代真的太幸运了。
按照 wikipedia 的定义,“独立游戏”这个模糊的概念是指小型团队甚至一个人单枪匹马开发的,没有发行商雄厚资金支持的游戏,与“3A 游戏“相对应。这种本质或多或少使得独立游戏没有 3A 大作那样过多的商业考量,形式更为丰富,创意天马行空,能给我带来完全不同于 3A 大作的快乐。因为资金限制很多独立游戏采取了我喜欢的像素风,更是直戳本像素爱好者心头好。翻翻我的个人年度游戏编年史, 大作层出也不乏独立游戏身影。刚好从刚打完的《潜水员戴夫》聊起,来说说这些年我玩过最喜欢的独立游戏。
...从两年前买了 Aer Travel Pack 2 之后,一头扎入了 one bag travel 的坑,两年下来非常满意。 除了 travel gear 之外,第一次用上不是公司发的杂牌包的我用上 Aer 这种 design 更精致用料更高级的出行工具也大开眼界,从此同类 travel + EDC (everyday carry,据说这个缩写可以区分 nerd 和现充) gear 测评也看了买了不少。
一大圈下来还是 Aer 这种 urban travel 的风格更中意,前后买过 5 个包,横跨 12L 的 minimal EDC 到 33L 的travel bag 的各种 use case,目前手里还留下三个,掐指一算,竟然已经在 Aer 身上花了超过 900 刀了。在出掉我的第一个 aer 包尝试一下 peak design 的现在写篇回顾再合适不过了。
...这两天跟女朋友讨论信用卡,刚好重新想起了老问题——Chase Sapphire Reserve (CSR) 在年费从 $450 涨到 $550 之后到底还值吗?网上的评论基本都是很模糊的“如果你是 frequent traveler 就值,否则就不值”这样没有数字定义模糊的废话。昨晚上一顿瞎口算,算得云里雾里,每次结果都不一样,对数学本来就很暴躁的我全程数学表情包,想掀桌子不算。
今天猛得一查,我的续费日期竟然是 9/1 号,还剩最后一天给我考虑,想起得正是时候。索性来列数字算算到底值不值。
首先说明一下我的计算和决定的 assumption,不符合如下条件的后续推导可能不适用:
这个月感觉啥也没干,也没感觉休息好到哪去一天到晚还是很累,书影游也没消费多少,意外地东西竟然也没买多少,可能是史上条目最少月度更新,那就每个条目多讲点吧。
本来书影游会在不关门播客里过所以不在博客里赘述了,不过想来也有很多人不听播客,读到值得一提的书感觉还是可以在博客里提提,外加游戏本来就讲了,不如还是把月度小结恢复成万物皆有的样子吧。(影就暂时算了,每个月看的影视作品太多了,播客里也会占很大篇幅,对观影感兴趣的可以移步不关门播客)
...作为一个非常讨厌做饭也不需要去公司上班的人,我平时的日常吃饭一直在向着满足口腹之欲的前提下越简化越好的方向前行。其中最功不可没的当然是前两年开始践行的 intermittent fasting 一天只吃一顿饭,直线减少了需要操心的饭的数量,大幅节省了准备、吃和饭困浪费掉的时间,出去社交和玩的时候吃多吃好也变得更随心所欲毫无负担(IF 对我而言好处太多值得单独一篇文章展开细讲)。
优化了数量之后,每顿饭的效率和质量就是下一个问题。从小在吃面区长大,一周吃六天面二十多年的我的饮食习惯可能本身就比要吃米饭配菜的朋友简单很多。但在美国读研究生期间天天自己 food prep 一周炒一次浇头 + 每天煮面也还是嫌费时间(主要是当时没车没生鲜网购买菜不便)。所幸近两年生鲜 + 零食网购蓬勃发展, 现在能吃到快速方便好吃的视频已经比当年丰富太多,也早已完美嵌入到我的懒人#敷衍食堂 routine 之中,这些年来吃过无数方便食品,可以出一个个人红黑榜跟大家交流。
本文只有主食,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感觉以后还可以出一个零食版。此外基本是拿我的 weee 再次购买参考的,因此有很多没货的或者别的地方买的想不起来的就没在榜上。
我个人的口味如我的网名一样两个字:嗜辣和嗜咸,最爱的调味料是辣椒和酱油,不是特别能吃酸和甜。个人口味也很有地域局限和主观差异,因此评级的时候会给出对胃口度和我猜想的普适推荐度。 此外口味这个东西个人差异很大,我之前觉得比较客观的衣服舒适度这种东西都有人按我的安利买了之后立刻受不了退货的,口味这种差异更大的东西就仅供参考啦。 本文的辣度参考(其它评分也满分 3 分,最低 0 分):
这个月除了一次公司 onsite 之外没出去玩,消费主义的手也逐渐减缓,主要买了一些改善日常出行质量的小玩意儿。
这是个 monthly digest 的被动接受形式,传递一些我自以为的 spark joy 的消费主义陷阱。如果想主动找什么东西想搜索、filter 的话,还是直接去看我的剁手安利数据库。
...这个月的幸福感购物主题是——夏天了!户外!野餐!短短一个月买了不少 spark joy 的东西,包括小白船、野餐套装和包等,迫不及待来和大家分享了~
这是个 monthly digest 的被动接受形式,传递一些我自以为的 spark joy 的消费主义陷阱。如果想主动找什么东西想搜索、filter 的话,还是直接去看我的剁手安利数据库。
...上周末 pride 完在湖边 picnic 看书看到一位大哥有个极酷的折叠 kayak,扭捏了一下克服了社恐上前询问了,大哥给我展示了一下像折纸一样能折叠起来个小盒子,也比充气橡胶 kayak 轻多了。拍了照记下来之后谢过大哥,想说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还没推广,回去赶紧下单一个趁季度结束前 wellness reimbursement 羊毛先薅上。
TLDR:如果这一次体验能代表长期体验的话那完全是 game changer,这钱花得太值了。本文大概介绍了下便携性、稳定性等,还给了个同类产品的横向对比和选购指南,顺便附上我自己的整套行头作业。
...也有大概 2 年没写过之前写了有一段时间的消费理财购物总结了,上一次写类似文章还是恢复独居新家置办的一些新物件。之前的消费总结感觉事无巨细写得特别 tedious 变成了一个 chore,所以后来生活有了变化比较忙就没写下去。最近重启这个系列的是因为前阵子在象上看到象友豚骨拉面的一篇 4 月满意购物,一句“最近买的东西提升了幸福感“唤起了我的购物写作欲。
好东西安利给大家快乐加倍还能赚钱,这不是本消费主义梦寐以求而且本来就在零散地干的事情吗!故打算重启消费主义系列,从事无巨细变成以幸福感购物为主题。希望不要写成(虽然我很爱看也经常写测写成类似风格的)少数派最近买了啥那么……端着的,能传递一些我自以为的 spark joy 的消费主义陷阱。
第一条重启就不定什么人为时间框架了,随便介绍点近期想安利的幸福感购物。之后系列要是能写起来的话每月一结倒是希望能简短好写一些。这是个 monthly digest 的被动接受形式,如果想主动找什么东西想搜索、filter 的话,还是直接去看我的剁手安利数据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