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13, 2023
从两年前买了 Aer Travel Pack 2 之后,一头扎入了 one bag travel 的坑,两年下来非常满意。 除了 travel gear 之外,第一次用上不是公司发的杂牌包的我用上 Aer 这种 design 更精致用料更高级的出行工具也大开眼界,从此同类 travel + EDC (everyday carry,据说这个缩写可以区分 nerd 和现充) gear 测评也看了买了不少。
一大圈下来还是 Aer 这种 urban travel 的风格更中意,前后买过 5 个包,横跨 12L 的 minimal EDC 到 33L 的travel bag 的各种 use case,目前手里还留下三个,掐指一算,竟然已经在 Aer 身上花了超过 900 刀了。在出掉我的第一个 aer 包尝试一下 peak design 的现在写篇回顾再合适不过了。
...
July 26, 2023
发现经常出游的时候为了省 PTO 不请假到目的地假装工作,但是经常需要转换时区有点麻烦。写了个转换时区的小工具。 My math is bad though so my calculation might be wrong, use at your own risk 🤣 如
...
June 2, 2023
两年前的夏天,我入坑了 Aer Travel Pack 2 并且写了一篇 one bag travel 短期体验文。当时刚买这个包不久只出门了一趟两周的 trip。现在两年过去了:
- 这个包随着我走过世界各地无数地方(包括分别去欧洲和亚洲的两次两周的旅行)
- 我也买过 5 款不同用途的 Aer 的包了(或许以后可以出一个 Aer 全家桶大赏?)
- 对入坑 one bag travel 非常满意,旅行再也不想拿行李箱
- 打包技巧和周边也愈发熟练,本来就不极简,现在更能不妥协地一包流
本文就来梳理一下这两年来我 one bag travel 的体验。算是一篇 one bag travel 神教的按头安利。如果你经常出游旅行,想探索一下除了提行李箱或者极简出行之外的出行方式,但又不确定 one bag travel 到底适不适合自己,那么这篇文章适合你。
本文是我 2023 年 5 月博客投票的选题结果,被我拖延到现在 6 月投票都已经放出了,欢迎点进链接进行投票:
- 2023 年入坑游戏选什么平台
- 个人博客如何选择工具和平台
- 十年没去过理发店自己理发经验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