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我辟事 Vol.36:春天来到前的雨季
March 15, 2025
整个三月的上半月仿佛弹指一挥间毫无记忆地就过去了。从 Vegas 回来没几天又在西雅图看了演唱会,又没几天我就生病了,养病了大半周这才刚好起来就半个月结束了,觉得过得特别匆忙但实际上什么也没干,应该是最简洁的一期半月刊。
本半月摘要:
- 超多 Adulting 大项 check off
- 时隔多年我又开始写背包了
- 时隔多年我又开始 N 刷「纸牌屋了」
- 第一次坐演唱会前排
- 可能是个人年度难笑脱口秀出炉了
整个三月的上半月仿佛弹指一挥间毫无记忆地就过去了。从 Vegas 回来没几天又在西雅图看了演唱会,又没几天我就生病了,养病了大半周这才刚好起来就半个月结束了,觉得过得特别匆忙但实际上什么也没干,应该是最简洁的一期半月刊。
本半月摘要:
距离最早入坑 one bag travel 已经过去 3 年多了,两年的时候也写过一篇关于 one bag travel 的安利与原则,方法技巧原则也都讲得差不多了。我一开始入坑的时候也从来不看那种如何打包的视频,因为 travel light 这件事对我来说非常直白简单自然没什么可写的——哪有那么多东西可带啊?只带有用的,不要 FOMO,一句话就完事了。
所以这篇选题放在 10 月 pattreon 投票里纯粹是凑数,没想到竟然以绝对优势胜出了,只好赶驴上磨重写一次,也希望能借此机会安利更多人入坑 one bag travel 告别行李箱抢位置、托运、等行李等旅途中 stressful 的环节。更多安利请看之前写的为何 one bag travel。
...最近接连在 reddit 包区和喜欢的 backpack youtuber 那里看到关于背包里 built-in admin compartment 与使用独立的 tech pouch 偏好的讨论。
...在 Reddit 上看到这个 three bag collection 的帖,作为一个旅行 & EDC 包爱好者显然忍不住要来写一写。问题是这样的:如果你只能从你的包收藏里选三个包,你会选哪三个,为什么?
...刚写完上一期半月报,我在纽约后半期就生病了,到回家休养了大半周才好。去年底才写了个early 30’s 健康回顾表示进了 30 岁几年身体也没什么明显下滑,生活就光速教我做人,从去年底到现在短短四个月已经得了两次疑似流感,还经历了有记忆之后就没有过的食物中毒了一次。不知道是真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了还是今年的呼吸道疾病比较针对我。于是这期大多数的时间在家休养生息买买买,突然觉得作为一个无业游民消费主义有点过了头,敲醒警钟立下 flag 悬崖勒马找到工作之前非必要不购物了!
本期亮点:
失业这几个月来基本都在外面跑没停过,从 美西大环线 road trip 到夏威夷大岛再到现在人在纽约,从开车 road trip 到坐飞机到目的地开车度假到坐飞机到目的地公共交通出行都囊括了,刚好上期关我辟事也提到在 extensively 看包,不妨来趁机介绍一下这些年出行我用得比较顺手的旅行好伴侣。
...夏威夷回来还没多久,我又跟女朋友一起跑来纽约蹭出差了(熟悉的句式,上一期也是这么说的)。书影游同样摄入不足,除了在继续读之前读的书之外,就是在重打之前弃了的游戏。紧锣密鼓的这一波旅游结束之后,出行会暂缓一阵,再下一次六月初去肯尼亚回来之后就差不多得找工作了 :(
本期亮点:
上个月刚刚爆喷 并且光速退货了 Peak Design Travel Backpack 30L,因为还是想买个 one bag travel 的包,一番 research 之后光速购入了 Able Carry Max。
本来对 30L 的大小还有些疑虑因为觉得超过一周的旅行可能有点挤,但想说反正现在开始用 packing cube 省了不少空间,市面上现在能买到的又暂时没有太满意的包(一直很喜欢的 Aer Travel Pack 的 3 代改大到 35L 了觉得有点大,在等的 Wandrd Transit Travel Backpack 虽然功能喜欢,但一是 35L 略大二是光面材质没有很喜欢三是还要预购到明年,might as well give it a try,然后市面上现在看起来最符合我需求口碑也很好的就是 Able Carry Max 了。
这次出差本来只有两天而且是去 hoodie 就够用的温暖 SF,用 24L 的 Aer City Pack Pro 应该绰绰有余,但迫不及待想买包的我还是借口试包提前买了包出差背上了。虽然只有短短的 work trip 但应该是我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 one bag travel(落地之后把 packing cube 放酒店然后背 travel bag 当 day bag 用),也集齐了所有要素(坐飞机、拿去公司,背着 local 行走等),大概可以写篇比较全面的实地体验 first impression 了。两天旅途很短,简短的 first impression 就用跟之前测评不大一样的问答形式来写好了。
...前不久才在我的 Aer 全家桶安利里提到用 Aer Travel Pack 2(后简称 TP2)非常顺手但机缘巧合出给朋友之后想尝鲜换个小一点的旅行包 + packing cube,到目的地之后 cube 放酒店背大包出门的玩法。调查再三之后,选择了大小最合适(27L expandable to 30L)的 Peak Design Travel Backpack 30L (后简称 PD30)+ Medium Packing Cube 的组合。
没想到用了不到一个月,这包就想退了。
不过确实也是计划着好在一个月的退货期内涵盖一次长途旅行来试用。也幸亏试了,这两天在黄石玩是这个包的绝佳 use case,一下就暴露出了这包(对我而言)的大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买包之前我也已经知道,但因为大小实在太合适,想买来先试试看看能不能利大于弊。没想到用了两天就发现,弊对我来说太多无法忽视,还是退了吧。接下来打算试试 Able Carry Max。
趁我还在黄石旅途中印象还新鲜,来快速评价一下对我而言这个包的利弊成败。(就是吐槽多到深夜钻被子里打字都不能等到明天在机场写那种)
...从两年前买了 Aer Travel Pack 2 之后,一头扎入了 one bag travel 的坑,两年下来非常满意。 除了 travel gear 之外,第一次用上不是公司发的杂牌包的我用上 Aer 这种 design 更精致用料更高级的出行工具也大开眼界,从此同类 travel + EDC (everyday carry,据说这个缩写可以区分 nerd 和现充) gear 测评也看了买了不少。
一大圈下来还是 Aer 这种 urban travel 的风格更中意,前后买过 5 个包,横跨 12L 的 minimal EDC 到 33L 的travel bag 的各种 use case,目前手里还留下三个,掐指一算,竟然已经在 Aer 身上花了超过 900 刀了。在出掉我的第一个 aer 包尝试一下 peak design 的现在写篇回顾再合适不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