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话题纠结转码的真是不知道出过多少遍了每个问的人还都觉得自己很特别情况是真的复杂。人家里有矿寻找真爱职业的纠结一下也就算了,没皇位继承又不想去走 hard 模式也没真爱职业的纠结个屁啊,爱信信不信滚不行吗自己决定转不转都 perfectly fine 啊,网上那么多现有资源了还一遍遍问,主要是你就算回了对面也翻来覆去还是那么些顾虑,语气再礼貌简直都是侮辱别人的时间,跟吃饭让你点菜然后要点啥都说不行的一个烦人德行。
我跟 BFF 或者在自己的吐槽空间都不一定有脸疯狂倾诉,到底怎么有人好意思跟回过一句私信的陌生人疯狂单向倾诉两千字的,哪来的脸把陌生人当自己的情绪垃圾桶,约个 therapist 干这事你有钱这年代人家都不一定有时间立马约得上好吗,哪来的脸 jesus (这是反问句无需回答我知道人类是有多样性的
到去年 100 days of pixel art 项目晚期,本来并无主题规划,对自己从零基础开始学的水平也不抱任何期望的我,突然觉得画的某些小 piece 好像还是蛮适合做成商品的。加上先前认识的设计师朋友从出设计被大家鼓励说想买,到 setup 好 Redbubble shop 大家纷纷下单期间似乎也就是一瞬间的事(一如既往感谢互联网分工感谢 SaaS),便冒出了自己的画或许在遥远的未来也可以做成商品售卖的想法。反正,”零成本“嘛,画都画了,没人买也不会怎样。
最后,总计有三十多位友邻有效报名。十月之后我又搞了很多 side project(如博客、Patreon 等),发现工作量超标,于是开始给自己找借口减少工作量。11月底查看的时候半数的人跟风注册了之后也没有再活跃了(其实过半这个活跃比例已经蛮震惊我了),于是缩减为只给当初要了的、还在活跃的象友画。又画了几组之后发现由于水平所限和大家偏好不同,真的会使用象友也只是个别,于是又给自己找了个借口变成还想要的主动来找我 confirm。
作为一个电子产品爱好者,在买现在这台 iPad Pro 之前还有过两个:一个早起忘了第几代的没有 touch ID 的那种大边框 home 键的经典设计的 iPad,早期沦为大家还在对触屏游戏新鲜期(水果忍者那个年代)的游戏机,新鲜期过了之后吃灰了一阵就拿回家给爸妈了(应该也在吃灰);一个第一代 Retina 的 iPad Mini,想说体积小一点使用场景变大,结果并没有,依旧吃灰。因此平板电脑这个门类被我打入了“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很鸡肋”的电子产品门类。
2018 年 iPad Pro 发售第一次改掉了用了多年的 design,用了窄边框和恢复 iPhone 4 时期方方的经典造型,作为平板而言这个设计语言第一次让我有了对得起“tablet”这个名称的,优雅地拿起一块石板,却又科幻地能在上面写写画画的想象。再加上 Apple Pencil 2 代抛弃了 1 代戳在底部的充电设计改为磁铁吸附,摒弃了被我诟病已久的 Lightning 口换成了 USBC,我就抱着“吃灰就吃灰吧电子产品不就图个新鲜”的心态火速下单了。当时我怎么样也没想到后来这个钱花得这么值。
然后良师傅又甩来了大牛朋友 Tiantian Xu 的IG 和她的 100 days project。我顺藤摸瓜地找到了后来让我受益匪浅,反复读过四五遍的她的 100 days of motion design. 清晰的思路,简洁 on point 的文笔和优秀的内容让我深受启发,当天就决定开始自己的 100 days project. 而想学的像素画和 Unity 中像素画的门槛又相对较低,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项目。
一个被 firewatch 吸引进去看文章,却最终收获几个亿的迷妹如我
而懒如我,感觉很大一部分能坚持下来的原因是因为今年特殊情况这几个月都在 wfh。光通勤就省下来 3 小时,更不用说每天要穿衣出门笑脸迎人跟人寒暄生下来的 energy 了。在家里加班也是加,看电视也是看,划水上网也是划,还不如画点画呢。也因为 wfh 的时间比较灵活,有时候真的加班加到晚上,一咬牙少睡一两个个小时觉来画画,每天也就坚持下来了(唯一一天当天实在没时间的第二天立刻补上多画一副).
在那么多林林总总的 covid upskill 项目里,像素画并不是个流行的选择,但对我来说却是个 no brainer,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 门槛低
无论从绘画技巧、审美天赋、硬件要求和教程资源而言,像素画都算是各种视觉艺术形式里对外行和新手最友好的了。我,一个学了两次素描都半途而废,毫无绘画基础 perspective 差得要死,procreate 买了没用超过三次的中年人,找这种 less intimadating 的技巧下手心理障碍小了很多。
传统绘画形式里至关重要的线稿基础、透视、color theory、atonamy 等等,虽然进阶肯定有帮助,但对”从只会用鼠标“到”能画出实用的像素图“而言不是必要条件。因为画幅小(卡通风格的单个人物分辨率通常以 16px ~ 96px 计,超过 64px 的通常就已经是偏写实的画风了,见下图),比传统艺术形式需要掌控的信息少,出错的机会也少很多。毕竟像素画的核心之一就是”对像素的精确操控“。最差情况你甚至可以把每个 pixel 枚举一遍选出最喜欢的效果。练 fine art 多少年才能练出流畅的线条精准的透视,pixel art 通通点几下鼠标搞定。
(图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d-3dn2qUUs What Size is Pixel Art? (Intro to Sprite and Canvas Size) by Brandon James Greer)
而视觉效果上,像素画绝大多数的细节是由观众脑补而成的,而大脑的“美图”能力大家对比一下“洗完头在浴室自拍时候觉得自己帅/美到飞起,出门别人一拍丑到妈都不认识“的场景就可想而知。读小说里绝世美女/美男子在电视剧里即便已经找很帅的演员来演也容易演杂就是这个道理。因此,经过简单训练,Pixel Artist 把传统画师需要多年练习加上天赋才能调教出的好看的场景这个“调教”过程的一大部分直接交给了观众的大脑。
甚至连最需要审美技巧的色彩使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众多无私分享的画手制作的 color palette 解决,圈内甚至有个著名的色板网站 lospec,跟很多软件都有集成,喜欢的风格可以简单通过看范例选色板达成。你甚至可以轻松从喜欢的图里直接生成色板。而比传统绘画简单的是,Pixel art 的色板往往只有 8~48 种颜色,手忙脚乱的话把自己完全限制在色板里有的颜色就能掩盖不少审美缺陷。我喜欢的大触 AngrySnail 就把著名色板 vinik24 用得炉火纯青,甚至那个 16px 的头像(右上角)简单的用色和风格都成了我早期模仿的目标——“有一天我也要给自己画这么一个简单又标志性的头像”
不久之后我也确实用同样的画板给自己画了一个头像。虽然不如大触的简洁,但也算比较满意:
而硬件方面就更是比当今所有视觉艺术都要求低了。入门你甚至不需要一个触控板或者电脑,平板甚至手机上都有相当不错的像素画软件。凡是能画画的软件就能画像素画,包括 Windows 自带的画图。进阶专业的游戏开发也在用的 go to app 如 Aseprite, PixelEdit 等价格都相当低廉(十几美金一次性购买持续更新),跟其他任何专业视觉相关工作都需要用到的 Photoshop 相比简直是白送。Even better,十几刀也不想付的话,Aseprite 是开源的,你甚至可以自己编译,正大光明地免费用而不用盗版(当然,因为价格便宜在 steam 上买跨平台、更新都省心,还是建议购买)。因为编辑的画幅小,对系统性能要求很低,无需高配电脑,是人就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