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盐豆豉

2024 年度购物之最

November 27, 2024
喜欢就买
review | tech | 消费主义陷阱 | 2024

摄于 2024-03 Seattle

本文总计 4.95k 字, 阅读约需要 12 分钟

去年灵机一动,为了避免年底年终总结扎堆,索性把购物总结挪到美国最大的购物季黑五这一周。今年如法炮制,来写写自去年那篇总结之后到现在这一年里的购物总结。

最满意 - Arc’teryx Atom Hoody #

这件才买不久,光速登上我今年最爱的购物榜,不愧是爆款。黑五刚好到处打折(颜色和号不同地方有 30% ~ 50% off 的)差点就不到一个月就想买第二件了。要不是去年刚买过厚羽绒服简直想要再买件 heavyweight 的做旅行时的厚外衣用。

之前在西雅图的秋冬服装基本只有一件三年以来都很喜欢的优衣库 x White Mountaineering Hybrid Down Oversized Parka,口袋多且好看基本每半年都粘在身上。但前阵子觉得 10~15 度的天气确实穿它有点太厚,遂稍作研究买了Arc’teryx Atom Hoody,不喜欢收腰的我买的是男款 XS,165 中等身材女生穿起来刚好。款型的话下摆稍微有一些些长和紧,不过 size 应该是最合适的了。现在 lightweight 这件能应付西雅图所有天气了,10-15 度加 tshirt 单穿,5 - 10 度里面随便套件 fleece 刚好,跟我前面提到的优衣库大棉袄相比唯一的缺点就是兜少了(当然还有没有优衣库好看但这不重要),但体积可能是它 1/5 吧,就一件薄 hoodie 那么厚,实在也太方便了可以想象出行打包也很方便,赞美科技。

最奢华 - 车 #

这个分类的定义标准并非绝对价值的奢华,而是 go one step beyond 寻找了一些边际效应递减了的快乐,固为“奢华”。

今年初我告别了开了 6 年的小白,换上了新车小霾。其实这车换的根本没“必要”,:小白没什么毛病我也很喜欢,我既不喜欢在公路上开快车也不跑赛道,远用不上升级性能,故算上“奢华”吧。车刚拿到手我就带着去开了圈 3000 miles 的美西大环线 road trip,后来中途如 Oregon 海岸线,短途如温哥华,也没少开。现在不到一年里程已经超过我平时年均里程了倒是。

我喜欢小巧精悍 capable 的小钢炮,不至于小到像跑车一样牺牲实用性,也不喜欢牺牲了灵活性和操控的稍大的 crossover,RS3 这个大小算是我现阶段的理想状态了。唯一的遗憾是美国只有 sedan 版没有欧洲一样的 hatchback 版。

Runner up - Black Diamond Distance Carbon Z 超轻登山杖 #

虽然还算爱 hiking,不过只走 moderate 到软 hard 线,也只会 day hike 一般不会超过 10 mile,所以一直没用登山杖。之前试过一款没适应就觉得不好用退了,前阵子趁着没上班去爬山怕山上有雪泥滑外加感觉年纪大了需要保护下膝盖,出发前一晚临时抱佛脚 research 了一下,看了半天最后还是选 durability 受到质疑但折叠后大小和重量没话说的这款 Black Diamond Distance Carbon Z 。折叠型而不是旋钮型的组装超快,本非技术型选手也根本用不到旋钮型的长度调节,组装快方便大加分。评论里有很多说不耐操的,但我想说我又不重外加也不会 hike run 和挂帐篷,小巧、轻和组装快绝对会利用率暴增,就铤而走险选它了!轻是真的轻啊,拿上立刻爱不释手。一开始也是老走成顺拐,后半程终于使顺手了。外加实在是轻(是非 lightweight 产品线的 1/3 还少),以后 casual hike 感觉也可以带着备用。

说是奢华是因为我确实绝大多数时间都是 casual hike,真的年纪大了要保护膝盖的话其实最便宜的登山杖就行,没必要极限优化重量。当然了本消费主义博主怎么会错过这个败器材的机会呢?外加确实是轻,以前重的登山杖觉得没必要带的线路现在估计反正这么轻也就带上了,也无形中提高利用率行之有效暴露了膝盖,不算太亏。

最常用 - Teva Mush II 人字拖 #

近十年基本穿的都是哈瓦那的人字拖,使用场景包括平时在家一直穿的拖鞋,出门旅行时候带酒店用,去泳池,偶尔夏天也会穿出街等等。不知道是橡胶自然老化还是这两年世风日下质量下降,总是穿个三四年就会断掉得买新的。今年家里两双相继断掉之后我决定探索一下其它牌子,在象友的推荐下买了 Teva 的 Mush II。半年下来除了在家穿外,还跟着我去了非洲,确实禁得起考验。泡沫材质会比橡胶的哈瓦那稍热一些,但也舒服不少。目前来看最大的缺点就是布面比橡胶干得慢,之前橡胶的拖鞋在酒店穿着洗澡用出来还没睡觉就干了,布面的则基本要一整天才没有潮气,当然在家光脚进浴缸平时就没这问题了。布面应该没有了橡胶会老化的问题,但泡沫时间长了会不会老化还有待时间考验。

(后来还买了双 Reflip,相对较硬和更贴脚一些,就没这双喜欢了,留做使用频率更低的户外拖鞋使用)

Runner up - Galaxy Buds Pro 3 #

前两天刚写过长评这里不再赘述,多年安卓 + Airpods Pro 用户终于找到了综合体验差不多的替代品。这副买来的主要用途是每天跑步时候看视频,也基本上是天天会用到了。

Runner up - Geologie Co-Wash #

头发不想每天洗,但短发又习惯了每天洗澡冲水不戴发套。最近才得知了有 co-wash 这个东西。现在基本是 2 天 co-wash + 1 天洗发水的频率,头发确实没有以前干了。

最相见恨晚 - 物理固定的行车记录仪架 #

之前买 dash cam 一般都会送一个所以就没动脑子用,开车的朋友都知道每到春夏天气稍微热点玻璃晒热了那个吸盘就会掉下来。虽然还能吸回去但吸力会越来越弱,过个几年就得换一个,有时候还会开车的时候掉下来,十分烦人。

前阵子我的第 N 个吸盘第 N 次掉下来再也粘不回去之后我痛定思痛,怒 research 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结果发现还真有!村通网了原来早就有能 mount 在后视镜跟车的连接处的这种了! 不一定要我说的这一款,随便搜 mirror dash cam mount 这种形式的即可。一般情况下都是那种小球的通用的 mount 也不用担心是否跟自己 dash cam 兼容。当然根据车型不同要注意一下后视镜连接处有没有个细杆给它套着,我当时懒得下楼看就直接买了,回来果然能用。

当然如果你的车像我的一样小可能装的时候角度别扭要一番折腾才能把螺丝拧上去,但是不用再担心吸盘一直掉下来 totally worth it!前几年每次重新买的时候都不知道重新搜一下,被吸盘 PUA 了多少年都不知道现在早都不流行吸盘有这种聪明得多的解决方案了。这里给大家亲身教训友情提醒如果一个事情时常困扰你但事情小就懒得去解决的话还是去调查一下说不定早就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了呢!因为被吸盘 gaslight 太久十分生气的我甚至还做了张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思维定势很可怕。要不是之前都习惯性地买吸盘式的话,这些年来都少买至少三四个塑料垃圾外加边开车掉下来无数次增加安全隐患了……

Runner up - ROG Loki SFX-L 850W Platinum PSU #

手头这台电脑是 2021 年找到工作时候买的,当年用的 NZXT H1 的 prebuilt,去年升级过一次 SSD (原装是 1 T 的,老删装游戏喜加一不爽,换成 4T 的了,hoarding 游戏不要太爽,速度应该也比原装快了一些)。去年底显卡突然开始出现严重音频问题。一开始还只是游戏打着打着会破音出现杂音,后来甚至会卡着卡着整个音频都没有,再到后来会直接关机重启。在网上排查了半天大多是无用的重装驱动建议,重装了几次都只是暂时缓解。到最后几个月基本是重启凑合着打游戏,每次要折腾重启体验太差。今年初趁 40 系 super 卡推出想着要不干脆换掉吧。因为一开始是音频先坏,也没想到是电源问题,经象友提示后发现 H1 自带的 PSU 是 650W 的,但 3070 的建议电压是 700W。用 afterburner 限制了 GPU 功率后重启问题果然没有了,但音频问题依然存在。遂打算干脆把 PSU 和显卡一股脑换了。

有了现在电源不够用的前车之鉴,这次在 750W 和 850W 之间犹豫了一下,后来决定 future proof 为先贵不了几十刀买了 850W 的 PSU。因为是 ITX build 所以能容纳空间的 PSU 选项本来就不多,最后综合评级和外貌选了白色款 ROG Loki SFX-L 850W Platinum PSU(下图左)。没想到到手之后对者花里胡哨的 gamer aesthetic 还挺上头的,当然依旧不喜欢 RGB 所以灯的线直接没插。

说来惭愧虽然是科技博主和 PC 玩家,但之前太懒一直没有自己装过机,最多开箱清灰,上次换 SSD 重装系统已经是 PC build 方面最大的折腾了。这次换电源所有的线都要重新插拔,螺丝也要卸好几条才能把 PSU 拆下来,算是大致了解了一下装机流程,装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感觉日后再自己升级什么的阻力就小多了。

你还别说,就一个透明机身也看不到的电源,它害做得挺好看的……厚重的质感也不错 你还别说,就一个透明机身也看不到的电源,它害做得挺好看的……厚重的质感也不错
后来拆下来的 PSU 还在 eBay 上轻松卖掉了,真的一点没浪费 后来拆下来的 PSU 还在 eBay 上轻松卖掉了,真的一点没浪费

最 self-care 蛋白粉 #

以前刚开始举铁的时候吃过一阵蛋白粉,后来锻炼不规律外加懒就没再吃了。最近不管有没有 fasting、锻炼频率如何、是否出去玩吃得不好/吃得比平时多一倍等等,基本都稳定在一个体重上两三年没变过了。尤其是在非洲玩了大半个月,回来又去了 road trip,吃的东西比平时在家多一倍,又旅途劳累,但体重也没什么变化。就猫猫狗狗去兽医体检一般都会按体型给个建议体重嘛,我觉得我的身体也来到了建议体重,可能说明现在的饮食锻炼和生活习惯已经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平衡点了,增肌逐渐边际效用递减了,于是决定补点蛋白粉。

稍微 research 了一下之后没有食素要求的我选了效果最好的 whey 蛋白粉里挺流行的一个牌子 gold standard,每次有重训的一天就补一勺蛋白粉,效果有点过于立竿见影了。常识了巧克力和 rocky road 两个口味,巧克力那个虽然味道上我更喜欢(就是正常的牛奶巧克力味),但喝完有喝了糖饮料余味挂嘴半天的感觉,喝好多水不一定能消下去。新的这个石子路味味道没有特别喜欢但也不讨厌,微微有点像杏仁露味,还特别甜。但大好处是基本没有余味,喝完跟喝了水似的,过甜的问题多冲点水可以解决,也不会像巧克力那款一样太淡了就像刷锅水了,冲淡还是正常的味道。两款口味有个位数百分比的糖分和蛋白含量区别但影响不大就是多重点水少舀指甲盖那么大点粉的事。

也忘了多年前我买的是什么,但现在这个感觉容易坚持多了(可能也是我现在更爱喝水了顺便的事很容易)。在饮食上凑足长肌肉的蛋白粉太难了,还是补蛋白粉容易。说到这个就有点期待明年的 DEXA scan 的增肌成果检验了。

Runner up - DEXA Body spec #

去年看网友去做了觉得好玩就去做了个 body scan,今年想说刚好同一时间想起来了,顺便看看健成果就又做了一次,结果意外发现掉了 6 磅脂肪长了 3 磅肌肉,顿时感觉铁没白举练没白锻。感觉以后可以安排成年度项目了。

最失望 - Insta360 Go 3 #

我这人有个毛病,各种形态的运动相机/无人机等消费视频设备买过不少(能记起来的有若干代 go pro,索尼及小蚁的运动相机,insta360 One X,DJI osmo pocket, DJI Mavic Pro, Mavic Mini 2 等等),全都疯狂吃灰,但看到新的但凡有点形式创新还是想买。今年去夏威夷前我琢磨着要潜水什么的适合买个运动相机,本来在传统形态和 360 里犹豫,结果又吃了各种 influencer 的安利,觉得 Insta360 Go 这种小巧形态创新的可能能让它这次免除吃灰命运。

果不其然,它还是吃灰了——除了剪视频好费时间非视频 influencer 拍的素材屁用没有之外,它的小这个形态能玩出的花样确实也玩一次就腻了,而且效果比想象中差很多,比如贴菜刀上切菜和挂坠挂在胸前这两个经常出现在 sponsored influencer 视频里的看起来很吸引人的场景往往因为角度和暗光画质效果都不尽如人意。于是它迅速沦为了我的 timelapse machine,其实光拍 timelapse 还不如买普通形态的运动相机画质好得多,但反正买都买了总比没用强。压死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它最近频繁出的问题。后来我挂在 eBay 上,一天就被人一口价拍掉了。

其实以前有 Insta360 ONE X 的时候还挺喜欢这个形式的,无奈画质太差。最近又吃了安利,甚至考虑要不要买个 X4 拍全景 photo 传 Google maps 玩(不过觉得每个视频工具都会吃灰就把自己劝住了),感谢 Go 3 率先给我气炸,我现在短期之内完全不想买你家产品了乃至任何视频产品了。YouTube 上的几个大 influencer 也是,全都 sponsored bullshit,不限于 Go 还有 Insta360 其它产品甚至是 DJI 的。全都各种夸能拍多创意,实际上没几个长期用的。Insta360 家我承认比较创新,但对普通人而言真的 360 系当个摩托车 dashcam 或者拍个滑雪啥的是唯一实用用途了,所谓各种创意的噱头真的效果又差又麻烦试一次就腻了甚至好多都懒得试。再次赌咒发誓视频真的不适合我,再也不要禁不住诱惑买运动相机类产品了。

Honorable mention #

没在上面的分类里,但也是今年值得一提的购物们:

  • 乐高宝利来 女朋友送我的新年礼物,两个人都很喜欢。拼装体验还不错不说,成品 1:1 宝利来也很好看,甚至还有按快门弹出照片的机制,很适合送礼。
  • 爆炸猫桌游 从朋友家被安利到的,规则简单容易上手节奏快,朋友聚会完时不时上手两把。
  • Wingspan 桌游 作为半吊子观鸟爱好者,早先入了 steam 版,不过这类游戏还是实体版与人玩乐趣大多了。道具也都做得很精致,摆开一大盘,一玩两三个小时,仪式感拉满。就是上手有点难度难以 onboard 新朋友。
  • Aer Travel Pack 3 早先安利过太多遍 Aer 全家桶了,Travel Pack 2 也是我入坑 one bag travel包圈的 gateway drug,之前把 TP2 出给朋友之后连试了三个不同牌子的包都各有各的缺陷,今年要出门长途旅行前老老实实换回 TP3。

今年整体没有太消费主义,尤其是在电子产品方面。挑挑拣拣才挑出这么些,看来大半年时间不上班还是影响消费欲的。又或者是,我成熟了!现在黑五越来越长,从原来的一天已经变成一周了。祝大家理性消费,买到自己需要的实用好用的东西。

相关阅读


<< 前 | Galaxy Buds Pro... 随便逛逛 关我辟事 Vol.29:美国的... | 后 >>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想支持我的博客创作,或者有特定的内容想要看到,或者想约 coffee chat,手把手教学我有的技能等,欢迎点击下面按钮成为我的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