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不务正业的码农,一直很想尝试 ondemand 想干就干的工作方式(当然,作为唯一/主要经济来源的话 not necessarily 想干就干 but you got the idea),先前想去当 Uber/Lyft 司机,考虑到社恐 + 看网上各种奇葩乘客视频心有余悸就没有实行过。今年情况特殊,居家办公推动了外卖业的大火,且无接触式送货(no contact delievery)成为了默认形式,于是就注册了 Doordash 在业余时间送了一阵子外卖。前阵子中国外卖业现状的报道还引发了一大波对这个行业的反思,现在趁热度过去没有蹭热度嫌疑(真实原因当然是拖延症),来写写我在湾区用 Doordash 送外卖的体验吧。
外卖平台:Doordash
坐标:美国加州湾区(Fremont – Hayward 一代)
如何注册成为一个外卖员
Doordash 方面,只要有车(在某些城市地区送餐的话自行车、scooter 也行),有 SSN,过一个基本的 background check 就行。这个条件大部分美国人都符合,因此门槛很低,疫情期间应该也挽救了一大部分就业。我就是眼睁睁地看着 refer 司机的 bonus 从 500 涨到了现在的 1800(被 refer 的人在注册的 60 天之内送 270 次外卖,refer 的人就可以得到 $1800),可见需求有多大。(2021.3 更新:现在已经没有 referral bonus 啦)
作为外国人,当然能不能做专业之外(OPT)或 fullime job sponsor 之外(H1b 等)的工作也是一个限制,请考虑入行的友邻们依自己的情况查证。
另外需注意车的保险 technically 用来工作的(比如 Uber/Doordash 这种)跟平时自己开的 policy 是不一样的,虽然不换不出事也没人管你,但是一个需要考量的点。
注册之后前阵子是经过几天的 background check,现在变成几分钟得到 online background check 结果通过之后就可以立刻开始了。Doordash 会寄给你一个红色 Doordash 外卖保温手提袋和一张银行卡(red card),但是绝大多数餐厅现在已经集成了直接从 Doordash 收钱的功能,这张银行卡只在小部分仅支持现场点餐的餐厅才用得到(比如 baskin robbins),所以无需等这两样东西到位,其实可以立刻开始送餐了。
一单外卖的完整心路历程
打开外卖用的 Dasher app,主界面会现实当前地点的热点地图,越 busy 越容易接到单。因为人都出去一趟了,肯定是一单接一单赚的比每单中间需要等很久多。

不过这个 busy 地图有一定欺骗性和滞后性,busy 的地区很可能被系统加 peak pay (每一单多加 N 块钱,N约在 1~6 之间)来调节供需,peak pay 多的地方司机多很有可能即使显示 busy 也接不到单,所以要综合考虑。

如果当地比较忙(或者湾区绝大多数时候),打开 app 直接点 Dash now 就能开始接单了。一些很不忙的时间和地区可能需要你 schedule 要出门的时间,但目前我在东湾的体验来看还没见过不能直接出门的, 以及 schedule 的时间也很灵活,随时延长或者取消都可以。
开始一个 Dash 就处在接单状态了。我一般是穿好衣服在家等接到单再出门,不过有时候不那么忙也可能接不到单(我家离饭店集中的地方还有 5 分钟的距离),可能会开去饭店比较集中的地方。Doordash 会给你建议一个附近比较忙的点,不过我个人感觉不是很准。
然后就是接单啦。接单页面你可以看到做这一单的总收入(送到之前是看不到多少是顾客给的小费的),餐厅和住户地址和配送路线(地图上标出来)、总里程、购买物品内容、顾客给的 instruction(比如公寓进门密码,是否要交给本人,到了要不要打电话等等)等。然后有两三分钟时间选择接还是不接,超时不接自动 decline。这里我一般根据价钱、距离(总里程以及离高速/主路的远近等)、目的地类型(single family house, town house 还是公寓,是否 gated)、东西类型/多少、是否需要 red card 来决定接不接。比如:
- SFH 最容易送,通常都是直接停在街上走两步过去放门口拍照走人,全过程不到一分钟;Townhouse 差一点,一般停车不太好停门也不是那么好找;最怕公寓,要爬楼不说一般也不好停车;如果是 gated community 还不给门口密码的话除非天价大单或者一直接不到特别 desperate 的话是不会接的,毕竟光在门口等人下来或者到了才让你打电话磨磨唧唧就费很多时间了,进去还得走老久,一般还不好停车。当然也会碰到提前在门口等的,但就得冒险了(折腾半天没赚多少钱的机会成本)。
- 那种距离特别远耗时特别长的就看价钱值不值了,不然一是可能目的地饭店少回程不好接,二是路上费时费油。所以跟去餐厅吃饭的小费不同的是点外卖除了单本身的价值,距离也是影响小费一个很大因素。
- 很麻烦的我也不喜欢接,比如一看就是容易洒的热饮,本来饮料也没多贵,折腾半天撒了顾客还不高兴车还脏,何必呢。不过似乎买奶茶的小费也都给的很豪爽,这点跟中国人小费少的 stereotype 还真不一样。
- 前面说过的少部分需要 red card,比如 baskin robbins,就得你按照单的内容现场点,像顾客一样等做完、刷卡才能拿走,比较费时间,不是特别近/钱多所以划算的话我一般不接。
有的时候会分给你一种“双黄蛋”单,即组合单,比如同一个餐厅的单、同一个 plaza 不同餐厅、目的地离得很近等等。双黄单来的时候也会告诉你总里程和路线。除了发的时候就是双黄单,已经在做单过程中也可能临时加 add-on 变双黄单,比如你在去饭店的路上又来了个新的同 plaza 的单,系统觉得划算就自动发你了。这种单跟接单不一样,是默认时间没回就自动接而不是自动拒的,也算开车时候一个比较贴心的设计吧。到了发现不喜欢的话还是可以拒绝其中一个单的。双黄单一般赚的会比但单多一些,毕竟一石二鸟效率高。
收单的时候拒单会影响你的接单率,跟 Uber/Lyft 的接单率不一样,这个数字即便比较低(50% 以下)也不会对账户造成太大影响。我的接单率常年在 50% 左右徘徊。如果已经接了单再拒会影响完成率,完成率据说如果掉到 80% 还是多少以下就会被封号,因为发单给司机基本上都是餐厅已经快做好了才发,做到一半临时拒的话顾客拿到食物的 ETA 会被影响。这个完成率跟“声称送了但其实没送”那种偷食物走了顾客投诉的应该不是一个系统,偷食物的据说也不会立刻封号。我作为顾客被偷过一次食物,联系客服之后发现司机跑路了,我们思量着可能送货的看到单上都是鲍鱼海参没忍住就拿走了吧= =
接了单以后 app 里可以直接跳转去导航 app (可自选 Google Map,Waze 等等)导航去餐厅。到餐厅之后在 app 里点 arrived,这之后的等候时间就不算你的锅了。今年很多餐厅估计也是经验丰富,也一般没有堂食干扰,到了门口专门有个各外卖 app 的区,出示 Dash app 里的订单或者直接报客户名字一般就能拿到单了。大多数 payment 直接走 doordash 的系统,你到了饭店不需要任何接触拿了就走。有些很慢的餐厅到了可能还没做好就得等很不划算,不过这个很看运气。大多数时候算法还是准的,到了一般都已经做好了。
取了单之后在 app 里选 picked up,然后可以导航去顾客家。开始导航之前记得看清顾客 instruction,省的到了手忙脚乱。到了之后根据顾客要求放下或者找顾客之类的,现在大多数人 no contact delivery 都让直接放门口。放了点 delivered,app 里不强制拍照不过很多人会拍一张饭跟门+门牌号的照片以防有什么纠纷(比如客户说没送到之类的)。delivered 可以选 left at door 或者 directly handed to customer 之类的。然后就算一个单结束了系统里有新的单就会发给你了。
所以到底能赚多少
收入的构成是 doordash 给的 base pay + peak day bonus + 顾客给的小费。
各地餐厅与住宅区密集程度不同、物价和小费水平不同、不同时段 doordash 给的 bonus 不同、每个人开的车的油耗不同、出门接单的时间和习惯不同,肯定有差异。我的接单习惯是有空的话 weekday 中午 11:30 ~ 2pm 出去,偶尔晚上 5~7:30pm 出去,weekend 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出去过一两次。基本上平均下来等的时间时薪在 20 ~ 25 多刀左右,为了方便对比,这个跟福利很好的 Facebook 的清洁工、保安、交通指挥等差不多时薪(当然,他们应该有医保等福利,还可以用公司设施,不用花自己油钱,肯定还是强多了,不过工作时间不灵活且 WFH 不开放 Office 倒是可以出来送外卖了)
见过最便宜的单是 3.5 的(当然是直接拒了)。7 块以下一般再近都不会接,毕竟广去一趟就很大 overhead。大多数单收益在 7~16 之间,16 以上算是比较好的单,有的双黄单能赚 20 多。单的距离在东湾一般都在 2~10 mile 左右(粗略算平均油钱几毛到一刀左右一单),市里可能会距离短点但需要处理停车难的问题。
另外以上收入均为税前,在最近撕的风风火火的官司结束前,这个工作跟 Uber Lyft 一样还是拿的 1099,年底要自己报税。
与其他 ondemand 式自由职业相比利弊如何
只接触过的只有家属干过的 Lyft (不用说了,出租车服务)和 Zum (提前一天以上预定的接送小孩上下学服务)。
Uber/Lyft (普通客运)
pros:
- 去热门地区、设计好路线的话可能赚钱比较多,听说市里司机可能能做到时薪 30~50?
- 可能能接到比较大的单(四五十去机场那种)
- 不用下车
- 可以看风景
- 可以跟人聊天(感觉社交圈被拓宽了,从家属那听到很多湾区其他不同职业的人的生活)
- 可能会碰到巨额小费
cons:
- 跑得远,费油费车还得承担返程每单的风险(虽然有回家模式但往往不是特别顺)
- 冷门时间接不到单拉低时薪
- 可能碰到奇葩乘客(喝醉酒的、乱丢垃圾的、不讲理的、要求苛刻的、有特殊要求的(碰到过拿着自行车点 shared 的中国码农。seriously?来个坐满乘客的小车的乘客你打算怎么办?别人的时间不要钱的吗?))
- 需要 accommodate 乘客时间(找不到人的、半天不出来的等等)
- 对车有一定要求,太旧的不行、两门的不行,皮卡我猜也不行?(不知道有没有硬性规定)还得定期清洗。
- 社恐噩梦
- 今年特供但也有一定普适性:传染病
Zum(提前一定时间预约的接送小孩 ondemand 服务)
pros:
- 钱多,一方面处于 startup 烧钱阶段,一方面似乎大家给小孩花钱也比较狠,一方面很多特殊学校的小孩是拿 gov 补贴坐这个车(如果没有这个的话学校就得雇 shuttle 司机接,费时费钱),最近的家旁边那种一般也有十几刀一个人,而且经常是组合单(毕竟都是同个 neighborhood 的学区去同一个学校)mini van 能借到一次拉四五个人,全程半小时赚 4、50 那种单,或者是从 Fremont 跑去 San Jose 的特殊学校但是给四十那种
- 要么近要么钱多,提前知道地点,很多在家附近学区那种出去迅速做完回家也很方便
- 大多数小孩没有成年乘客屁事多(喝醉、要求多之类的,毕竟不是从家去学校就是从学校回家,车都是父母定的,就算是不良少年也没有发挥空间),而且毕竟也不是他们给你评分
- 会接到土豪小孩下了芭蕾课要去骑马那种,可以参观豪宅
- 很多熟客,甚至有家长会过节送小礼物
- 不用边开车边看单,比较安全
cons:
- 恐孩症噩梦(这工作给我时薪 300 我都不会去吧……而且呢很多用这个服务的是用 gov 补贴的去特殊学校的小孩,比一般小孩更难搞,比如啃安全带的,特别狂躁上来就一直骂人的等等)
- 要早起(小孩上学早),小孩还在上学那阵 8 点到学校要 7:15 出门
- 不会规划的话学校门口接送进校门可能要排很久队
- 有些不负责任的家长临时联系不上没法放小孩要等,还碰到过实在联系不上家长的把小孩拉回学校或者 Zum 客服中心的
- 灵活性比较低(一般是提前一周接单,一定时间之后拒单要联系客服,也有提前一天或者当天在线等急(一般会加很多钱因为不能让小孩自己在学校等着吧)的临时单)
- 经常需要跟客服联系(系统算法不行、供需不足以自动化、小孩临时情况多且不是本人下单)
- 要下车(给小孩开门、系安全带,带给老师之类的)
- 没小费(但是一般原价就很高了)
- 对车有一定要求,太旧的不行、两门的不行,皮卡我猜也不行?(不知道有没有硬性规定)还得定期清洗。
- 社恐噩梦
- 今年特供但也有一定普适性:传染病
Doordash
pros:
- 不用跟人接触,社恐福音
- 大多数时间不用等,拿了就走放了就走比较 streamline
- 没有跟人接触的卫生问题,自己搞好箱子不撒车里就行
- 对车要求较低,两门的可以,皮卡可以(不嫌费油的话),旧的脏的都可以,另外某些地区自行车、scooter 🛴甚至走路都可以
- 跑得比较近,可自己控制
- 自动化程度较高,算法比较智能,很少联系客服
- 掌握了技巧以及可以 afford 只在高峰期出门的话时薪还行
- 今年特供但也有一定普适性:跟人接触少传染病风险低
cons:
- 目的地和顾客需求比较多样(前面说过各类房型和顾客 instruction 对终点花费时间的影响)可能会降低效率
- 有时候接不到单(尤其 bonus 给的多的时候),坐在原地等很焦躁降低时薪,开去热点也不一定接的到单
- 决定是否接单的信息比较多,边开车边看比较 distracting,不一定所有时间都能找到停下来看单
- 单的单价比较低(跟拉客相比)
- 要上下车多次(拿菜、送菜)
- 坊间有个称呼“Doorcrash Friday“,就是周五高峰期经常 app 坏掉,出去半天接不到单或者接了又出各种问题没法送(上次 cloudflare 挂了 doordash 跟着挂了,一大堆司机拿着饭没法送,客服被打爆,最后只好自己吃了)
从外卖员角度给点单的同学一些 tips
- Doordash 默认的 Tips 偏高(我觉得是为了省的他们自己加钱,实际上很少收到按这个给的,亏我按默认给了好几个月可能东湾这一片都知道有个出手阔绰的 asian 了),如果不是特别远的话(< 5mile)选最低档就挺不错的了,我一个人十几块钱餐的话一般看远近给 2~3 块,如果几个人吃三四个菜一大堆那种一般给 app suggest 的最低档
- 也别太 cheap,人跑半天不给小费或者给 1.5 的,seriously,特别想吃冷饭或者真的穷就自己去取嘛(当然,还是有人非常 desperate 会接的,时间长了 doordash 应该也会加钱保证有人接到,就看顾客多爱吃冷饭了)
- Instruction 请写清楚,gated community 请做个人写好 code 或者提前下楼等吧,别人的时间不要钱的吗?
Verdict
总体而言,在湾区送 Doordash 体验还是不错的,社恐孩恐如我如果要在现在流行的 ondemand worker 里选的话是我的首选。
大家还有其他哪些关心的我没提到的问题可以来问我。如果想入行 doordash 的话我可以 refer 我们一起拿 bonus!(要 60 天开够 270 个 ride though 所以请保证自己有时间 commit)(2021.3 更新:现在已经没有 referral bonus 啦)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想支持我的博客创作,或者有特定的内容想要看到,或者干脆就想单独聊五毛钱,欢迎点击下面按钮成为我的金主:
Become a Patron!
看起来好赞啊哈哈,国内做滴滴司机还会遇到性骚扰,不知道美帝是不是也会…
应该难免会有,YouTube 还是有 Reddit 上有好多司机专门开频道吐槽这种的,不过可能晚上喝醉那种比较多。我家属一直是白天去开的就没碰到过,肯定还是比国内那种正大光明把自己的骚扰不当骚扰的强很多
need a referral code~
啊现在已经没有 refer bonus 啦,自己注册就好~
美国的小费文化真不错,我在香港做过Uber外送员,只有10%的订单有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