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盐豆豉

人生中那些觉醒的瞬间

January 7, 2021
不行就分
career | LGBTQ | Memory | patreon | software engineer | 复盘 | 情感
本文总计 2.73k 字, 阅读约需要 6 分钟

本文为 Patreon 约稿,参与约稿: 成为 Patreon 金主


我虽然从小学有了电脑就开始写电子日记,初中开始写博客,就少年不知愁滋味地度过了无数个当时看起来天大的槛儿。然而随着年纪变大,以前换电脑也要迁移备份的珍贵日记和聊天记录们也都不再 care 了,以前觉得天大的坎儿和觉悟现在也不值一提了。

自我认知上——对自己出柜 #

再往前的坎儿是有不少,称得上真的有自我意识的“觉醒”第一次,大概还是高考结束那个暑假。彼时高考志愿已出,各种约好一起出去闯世界的 BFF 们最后自然也因为种种现实因素报到了天各一方的学校。

我脑海里盘旋着高中广播经常循环的《Tomorrow》和《最后一个夏天》,既没有像计划中的去报个驾校在家乡小城提前考好驾照,也没有抓紧时间(当然,后来发现大学时间多得是根本不用抓紧)出去旅个行,还是那个只出过三次省,跟外界唯一交流是网络的小屁孩。

在这么一个纠结和第一次跟以前总在遥远未来的“现实世界”碰撞的夏天,我窝在家里看了一个夏天的电影,剩下的事情 it’s all a blur.

我不知道有没有跟我一样,出柜启蒙电影居然是一部质量不怎么样,名气也不怎么大,剧本有点尬,主题也完全不深刻的中庸之作——《刺青》。

说是“启蒙”其实不大准确。我家乡虽然是个落后偏远的小城,但不知道为什么从初中开始大家,至少是 lesbian 们,感情就非常自由。不但大家随随便便喜欢谁就去大大方方勾搭了,完全没有各种亚洲 LGBT 电影里各种经典扭扭捏捏一辈子不敢承认甚至要骗婚那种拧巴,而且直人好友还一个劲的起哄撮合,比撮合 BG CP 还卖力。学校里公开的 les CP 也不乏,而且主角通常都很 popular 完全没人 bully。在这么一个大环境下,我根本没多想过取向的事儿,初中就开始喜欢女生了。

But,当这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 beginner luck wear off 了之后,可能是高中住宿舍,其他人都是直女,大家郭敬明看太多,少女情怀总是湿诗的 BG 氛围太浓,初中根本没仔细考虑过取向的我反而被带跑偏了。跟喜欢的妹子玩掰之后,甚至不用做什么“决定”的,就开始跟着宿舍同学留长发、帮忙给校草递情书、跟千斤顶男生煲短信粥玩暧昧。But seriously,跟男生真的一点火花都没有,随便来个路人妹子熟到这个程度估计以我青少年的饥不择食程度都 doable。但,高中嘛。我好歹算半个学霸,一到高二高三生活重心 95% 都在高考上,这事也就没多想,飞速抛诸脑后了。直到高考完后剩下大片的时间,终于不自觉地开始疯狂摄入 LGBT 电影,甚至没多想跟自己取向有什么关系了。

这些电影其实也就是吃饱第七块饼前那六块饼。然后《刺青》刚好就是那第七块。Seriously 梁洛施这个长发铁踢的造型对高中小女生简直太有杀伤力了。那种”正面上我速来“的杀伤力。(杨丞琳好像全程被我忽略了)

于是仿佛有人在我脑海里打了个响指——Hey,YOU ARE GAY!

工作上——与自己和解 #

我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当了多年做题家的荼毒思维模式改不过来。

就比如说高三开始考虑将来自己 practically 想去什么大学的时候,起初我拿出了自己儿时的记者梦。对,没想过当宇航员科学演艺明星,我小时候有个做传媒人的梦。于是我翻开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往年分数线,结果在我们省新闻、传媒等系都只招文科生。兴趣内唯一在我们省招理科的,我忘了具体专业名字,总之是跟传媒和游戏设计相关的。不看具体学什么甚至自己喜不喜欢这个职业的实际工作内容,我已经看到名字就开始幻想自己学这个专业的美妙生活了。

然而下一秒,我发现它在我们省的分数线踩着一本线。抱着“那我努力学习这两年不就白费了吗”的心态纠结了几天,然后迅速把这个不起眼的梦想排除在外。

现在,从职业选择和移民倾向上来看,这显然是一个歪打正着的正确选择(It’s not like I got into the major of my 第一志愿 anyways,现在这个码农专业也是第一志愿学校里的第四志愿专业),made my life so much easier。虽然,就算我当初选了那个专业,搞不好其实也是叶公好龙,反而还毁了兴趣,会依然又没有 work life balance 又没有庞大就业缺口所支撑的薪和好福利。But still,我跟它擦肩而过的理由居然是“会浪费我的分”。

讽刺的是我后来去的那个学校那个专业那一年也是小年没报够人,实际录取的分数线也是压着一本线,how ironic.

这种做题家延续到了工作上,从来美国上学到毕业工作到跳槽,一直有种“我只能往上走”的莫名其妙的画地为牢。本来,我的需求本身是钱够用就行,并没有职业野心,这其实在湾区任何一个 decent 公司都能达到。然而当我工作 burnout 想要跳槽的时候却不知怎地思维定势默认有种“题没刷好槽都跳不了我只能在原地忍着,却又不喜欢刷题,越来越 burnout”的死循环里。

其实仔细看看,需要认真刷题(means you can at least solve leetcode medium out of the classic ~300 problems)的公司也就那么有名的几家。甚至,如果不是非要去某家的话,这些大公司你多面几家碰碰运气,只会做 easy 也总有一家碰到运气可以过的。而众所周知刷题是除了身份外外国码农在美国跳槽最大的障碍,而我并没有这个问题,所以我用刷题来作茧自缚真的非常……作茧自缚。

当然,道理都懂,真要实施总觉得怅怅然,过不去“降薪”这个坎,职业发展必须拿能拿到的最大的包。“降薪”在做题家如我心中仿佛只能和”情怀“联系在一起,而没有情怀混吃等死如我,是跟降薪不沾边的。我不能因为“不需要那么多钱“就接受降薪。这种情绪在去年那篇跳槽日志中写了很多。来来回回,不喜欢现状而“无力”逃脱,feel trapped.

直到有一天自我安慰式的 brain dump:

其实 TC/package 这种东西,你不生孩子,不在宇宙中心买房的话,除了你自己和 blind/一亩三分地/知乎/你爸妈那帮比包攀比狂魔之外,who TM care…以前总觉得“降薪”去干嘛需要很大情怀,实际发现不是啊,也可能是大厂真的呆着太无聊了。10/3/1029

结果第一条回复一语点醒我梦中人,本来是自欺欺人式的安慰,看到下面这句话立刻打从心底整个人心态都改变了。

好的起点不应该让人的路越走越窄——leoleo

这一刻,十年前在我脑海中打响指的声音又出现了:Hey, no one cares, do whatever you want.

于是我开开心心地边随便做做 leetcode easy 边到处看到喜欢的产品小公司就去面,降薪 30%~50% 也没所谓,最后也在几个 offer 里选了最顺眼但是钱最少也不会暴富的那一家(其实即便是这样也拿了几个我这个 YOE 普通水平能拿到的顶配包,但我并不想去了)。干了不到一年工作上也远比之前愉悦也学了很多东西,甚至第一次有了单干的想法(that’s a long story for a different day),这是并不想奋斗也不想投机暴富的我以前在大厂工作的时候从未想过的(当然,跟特殊的 2020 也不无关系)。

有了不该让路越走越窄的这个想法深植我心,这次辞职 take a long gap 的决定也轻描淡写安多了。

还是那句话:喜欢就买,不行就分,多喝热水,重启电脑。很多“没有选择”都是人在给自己画地为牢。看看《Unorthodox》吧——Those rules are in your imagination. (赞美 Netflix)

相关阅读


<< 前 | 备份整理人人网相册——... 随便逛逛 2021 第一次迷你 road... | 后 >>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想支持我的博客创作,或者有特定的内容想要看到,或者想约 coffee chat,手把手教学我有的技能等,欢迎点击下面按钮成为我的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