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盐豆豉

大历史:一本图文版和文字版完全两种体验的宏观大通史

February 7, 2021
喜欢就买
reading
本文总计 6.18k 字, 阅读约需要 15 分钟

去年底好友拉群拼团从淘宝转运,我就顺便买了三千多块的书运过来了。不得不感叹一下现在的中文书价跟我记忆中的十几年前的书价差好多,已经完全赶超美国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算件好事。毕竟一方面书店、出版社和作者都不容易,希望他们能站着赚钱。另一方面按人民币购买力,我小时候书要是现在这个价格可能就没办法每周都买两三本了,现在经济条件晒为拮据点的小城市普通家庭小孩不知道还买不买得起。

(以前我还上豆瓣的时候每次一说到这个问题就有人民族自尊心爆棚跟我杠兑换券和打折,书这种跟零食一样囤是能囤但最爽的还是喜欢就买的东西(which used to be a right not privilege for work class in small cities in China like my hometown too),我不能更烦各种规则试图把人绕晕还得等的中式“优惠”模式了,简直是在侮辱我的时间。这跟以前周末在书店泡一整天,走的时候随手以不怎么浮动的标价带走几本喜欢的,或者在网上看到别人推荐,随手 Amazon 下单价格公道一两天就送来,哪是一种体验?)

人年纪大了记性就差,一次买回来的二十多本里居然有两本都买重复了。是的没错,就是在这一次转运里从不同店下单的时候下重复了的,还不是以前买过。除此之外,也确实有本随手买了回头几个月之后读的时候在豆瓣登记才发现之前已经看过电子文字版了的情况,就是这一本了。

不过,我倒是很庆幸我没有因为“记得读过“而 pass 这本书,因为读完了就发现,这本书的实体图文版,和干巴巴的文字版完全就是云泥之别啊!

纯文字只是飞速甚至有点枯燥地掠过宇宙到人类史上的大阶段,而配图版则像是从时间之处浩瀚星空逐渐 zoom in 到现今视角一次跨越时空博古通今的时间和空间的旅行。随着时间诞生层层展开,视角从宇宙逐渐转向天文、地质、生物、进化之路直到人类文明的演化,注重但不拘泥于细节时间而试图从宏观角度娓娓道来,同时也不畏惧引述学界哪怕是流行科普读物的最新进展和观点,轻松好懂接地气,就算常读科普和人类史的读者也能从中学到以前没注意过的细节。强烈推荐实体图文版给任何年龄段的读者。

(如果人在海外不方便转运的话,或许也可以考虑直接买英文实体版,比图便宜在微信读书上看电子纯文字版强太多了)

我小时候就喜欢读科普和百科,成年之后重拾读书习惯之后也延续了下来。就算是读主要受众是青少年的科普书,也往往能在小细节里学到新的知识。更何况这一本的编排精美和笔触宏大,且内容更新较新,我觉得更适合成人科普爱好者阅读。

理性的结构 #

本书以从宇宙到人类文明从宏观到现代的几个重大”临界点“作为引导,分为大爆炸、恒星诞生、元素产生、行星形成、生命出现、人类进化、文明发展、工业兴起等八大章节。随着时间线向现代人类的观察视角逼近,逐渐从最宏观的宇宙级别的大爆炸,到星系级别的恒星诞生,再到地球形成时 focus 从天文转向地质,又随着生命的诞生和人类的出现依次把关注点从生物进化转到文明发展,非常有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娓娓道来的快感。

每一章并不是按时间顺序,而是由“适当条件”、“大概念“、”确凿证据“几个逻辑上的分层证据链,辅以图形化的”大事年表“作为更细时间点的补充,随后章节内的主要内容则是以现象、标志性节点为条目 dive deep. 每一页细节上都还有本章节的宏观时间轴来提醒本个临界点在时间轴上发生了那些大事。

看到只有一个想法:如果上学时候是以这种形式先学通史再分学科 dive deep 的话,应该会科学、理性、逻辑思维至少有个大概框架,而不是书上说什么就是什么,直到后来准备 GRE 的时候才第一次有意义地区分事件发生的时间关系和因果关系并无必然联系吧。

适当条件 #

这个部分一般由几个主要因素的出现->“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结果->进而造成了进一步后果这个逻辑链条铺开,抽象、精炼地概括了当前临界点的如何发生、发生了什么、发生之后的后果之间的联系。

大概念 #

这个部分一般讲述人类对所在章节历史的认知,或那一时段产生的对人类文明产生重要影响的抽象理念,不动声色的帮读者把“观念”“理论”与“已知世界的事实”区分开来。

确凿证据 #

大事年表 #

虽然名字是叫年表,但其实更像是 timeline view 而不是 table view。用可视化细节表现各个节点之间的时间与共存关系之外,当然还图文补充了很多时间点的细节亮点。 因为是 timeline view 展示不同历史事件分支更清晰,而不是像传统“年表”的形式容易给人造成几件事是先后发生的错觉,这一点在人族的不同物种进化路线的表现上尤为明显。

大事件 dive deep #

最后也是占正文最多的部分是各大事件的 dive deep,通常一个条目横幅两页,语言简练地描述了该临界点之后的历史大事件。这些事件非常宏观,诸如”太阳开始发光“、”动物有了脊柱“、“猿类开始直立行走”、“东西方相遇”等,而不会聚焦在具体的历史事件上,诸如“哥伦布发现美洲”、”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类虽然当时看来对世界格局影响重大,但其实具有历史必然性,且在宏观纬度上无足轻重的事情。

本次阅读聚焦到的细节 #

刚好在阅读本书期间,我开始了新的读书笔记整理 routine,因此也能更快速地带还没看读本书的读者从我的视角走马观花地“精选”出来一些比较有趣的点。(本来想把整个读书笔记都搬上来,最后觉得 72 条笔记小几千字搬上来又累又对读者没帮助,于是只挑了最精彩的)

我们熟知世界的诞生 #

起初看到宇宙“不透光“和”黑暗“这两个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还稍有些纳闷,因为在我最通俗的的大爆炸理解中宇宙就是黑暗一片的,对”不透光“的实体宇宙状态无法理解。看到上面这段解释才恍然大悟。

在复合(recombination)阶段,即大爆炸发生 38 万年后(p34),带正电荷的氢原子核和氦原子核于带负电荷的电子结合形成电中性(不带电)的院子。在此之前, 光子由于与自由电子碰撞,根本无法沿直线运动。现在宇宙可以透光了,只不过此刻还咩有光源,仍然是一片黑暗。临界点 2 恒星诞生:第一代行星

我对元素的印象也是模糊的,高中化学课只讲现有的元素,和自己平时看科普隐约直到恒星是元素制造机,但从未具体、系统地思考过宇宙到底是如何从最初的大爆炸状态生产恒星,再到恒星到底是如何制造不同元素的。本章的“适当条件”部分简短地概括了恒星作为元素工厂这一过程,后面细节部分恒星的生命周期虽然早已熟知,但图示 + 恒星元素工厂结合解释终于让我把以前零散的知识与因果串联了起来。

引力,把物质聚集在一起。强相互作用,把原子聚集在一起。在恒星内部,氢聚变成氦。古老的横行用尽了氢和氦,另一种聚变反应开始形成一些其他元素,比如碳。当一种元素耗尽时,恒星再此坍缩,导致温度激增并开始新的聚变过程。元素周期表中的前 26 个元素,即氢元素到铁元素,是以这种方式生成的。临界点 3 元素诞生

本章对天文学家如何找到其他行星系的方法描述也是对外行如我来说大开眼界,以前只是觉得科学家纯靠器材的发展和数学计算,却不曾思考过中间需要用到的巧妙方法:

遮挡光线。尽管太阳系外的行星太小、太暗,难以直接观察到,但是当一颗行星在它的主星前面通过时,会阻挡一些主星的光。天文学家可以从这一普通时间中收集到丰富的信息。例如,行星的大小可以通过遮挡的光量判断出来。地球凌日会导致太阳的亮度出现 0.01% 的变化。两次凌日相隔的时间反映了行星公转的周期,反过来又揭示了其轨道距离……因此,天文学家使用这个距离来估计行星上的温度以及它是否宜居。

引力摆动。众所周知,恒星吸引着行星,行星反过来也吸引着它们的太阳。这轻微的牵引会导致恒星在原地出现轻微的摆动。……如果恒星向我们摆动,它的光线会移向光谱的蓝色端……行星越大,施加在恒星上的引力也越大,因此质量更大的行星带来的光谱移动更明显,这使得天文学家可以估算出行星的质量。临界点 4 行星形成:如何找到其他行星系

从宏观角度重新审视生命之路 #

本书帮我从新从头到尾捋了一边生命进化之路,我才发现自己以前有很多不知道从哪来的误区。比如,我错误认知中生命的进化速度是比较“匀速”的,但仔细一看才发现很多想当然以为很古老的生命形式其实比想象中晚得多。生命之树走到今天这个千姿百态的、我们能观察到的纬度真的经历了比我想象中更漫长、孤独的年代。

比如 for some reason 我 assume 早在远古时代大路上就是覆盖了植被的画面,可能脑海中还是觉得冥古宙般光秃秃的地球是上古时代的事吧。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

DNA 证据显示,植物出现于 9.34 亿年前。最早的动物,即海绵,出现于 7.5 亿年前。临界点 5 生命出现:生命的故事

比如,土壤,这种我觉得是自然的一部分 take for granted 的东西,居然直到地球形成 10 亿年前才出现:

冥古宙(46 亿年前至 40 亿年前)的地球简直难以辨认,陆地暴露在太阳灼热的辐射下,得不到任何保护,无法产生生命。直到 10 亿年后,在腐蚀现象的作用下,最初的土壤开始形成。然而,深海和浅海一支具备适合生命产生的条件。临界点 5 生命出现:生命成分形成

也是从本章开始,也许是人类对生命本身的探寻本来就起步较晚,引用中开始有了我熟知的现代流行文化作品中的 quote,倍感亲切。

世界上有 400 万种动植物,也就是说有 400 万种解决生存问答题的办法。——戴维·阿滕伯勒,自然类节目主持人,《生命的进化》(Life on Earth)

DNA 就好比电脑程序,不过它比现有的任何软件都要先进得多。——比尔盖茨

以前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大脑”的出现,最初只是因为一部分动物向前移动而已。从这么简单的一个行为能发展出今天如此复杂的结构,每个接触过现代科学的人都有这个概念,但再次被如此具体直白地表现出来还是会觉得不可思议。

6 亿多年前,向前移动的动物出现了意义重大的变化。如果它们始终向同一个方向移动,其身体的一部分,即前端,就会一直最先接触新的区域。动物将感觉器官集中在这一端,并发展出了相应数量的神经细胞,用来处理所有输入的信息:它们进化出了最早的头部,里面有最早的大脑。临界点 5 生命出现:动物有了大脑

寒武纪如科幻生物式的”塑造身体的试验阶段“听起来就很激动人心:

以及,有很多小时候划分为”恐龙”的生物其实根本不是恐龙,只是“大型爬行动物”而已。(不过我还是没搞清恐龙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鱼龙的化石形成于 2.48 亿年前。翼龙 2.2 亿年前首次形成化石。临界点 5 生命出现:脊椎动物的出现

以及我脑海中的“动物登上陆地”的画面就是一个外观像爬行类的鱼的画面,读了本书才意识到那是“脊椎动物登上陆地”,毕竟无脊椎诸如昆虫早就上陆了。(But 似乎没人关心第一个上陆地的虫虫的故事(虽然书中讲了))

当无脊椎动物来到陆地时,脊椎动物仍然被禁锢在水生生境当中。在 3.95 亿年前至 3.75 亿年前的泥盆纪,脊椎动物开始向陆地移动。跟无脊椎动物一样,它们的肢体需要做出改变。临界点 5 生命出现:动物登上陆地

翅膀形成这一张解释了动物相似性与共同祖先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独立进化了四次的翅膀这个结构——节肢动物(昆虫),爬行动物(翼龙),鸟类,哺乳类(蝙蝠)——各有不同,以前隐约知道这个概念,但有了本书的图示一下就把这个只是具体化好懂了。(翼龙的小手指兰花指在翅膀上突然可爱起来了(不是

上学时候一直模模糊糊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区别,毕竟不是考点也就没多追究。读了这段突然意识到有硬壳的卵(以及平行替换到植物界,有种子能在陆地上繁殖的植物)如此重要:

早期的两栖动物仍然离不开谁,因为它们需要湿润的环境来反智。爬行动物进化后,可以产下有硬壳的卵,在干燥的陆地上繁殖,从而打破了这种限制。临界点 5 生命出现:有壳卵产生

人类踏上历史舞台 #

这一章的内容与我近年常看的人类学著作开始汇合。近 10 年来古 DNA 的最新研究成果业已更新整合在整个叙事当中。尼安德特人与智人杂交早已成为常识(感谢各类影视作品和 23andMe 的推广),丹尼索瓦人的研究也被更新到本书中。

“丹尼索瓦人“生有棕色的眼睛、头发和皮肤,在远古时期同尼安德特人有亲缘关系,二者共同生活在欧亚大陆。……当今世上除非洲人意外的人类都有不同比例的丹尼索瓦人 DNA,其中生活在美拉尼西亚群岛上的人体内丹尼索瓦人 DNA 的比例达 4%临界点 6 人类进化:古代 DNA

另外前面提到的多线发展的大事年表非常直观地击破了”人族线性发展,智人唯我独尊”的通常误解。近年来古 DNA 研究成果所展现的人族各物种、乃至智人内部各民族人种在历史上的广泛杂交更显得这个年代的种族主义真的是,没文化。

另外我不知道为什么高中生物课区分人与“动物”的时候要东拉西扯半天制造工具之类的模糊且不 exclusive 条件,而淡化语言的重要性。回想起来,毕竟知道很近的现在,中国课本乃至学界居然还对中国人是不是在本地独立进化出来的,高中课本上一直对北京人、元谋人等早期人族暧昧其词,试图给学生造成这些是现代中国人的直系祖先的印象,也就对课本上对语言这一区分条件的淡化不奇怪了。

语言的出现使智人与其他物种区分开来:语言使其有了世代分享和存储信息的能力。这确保了下一代人比上一代人懂得更多,能在世界上更好地生存。共享和存储信息的做法被称作“集体学习”。简单来说,这意味着我们只需发明一次车轮,关于制造车轮的只是即可被存储和共享。也可以想象我们是一组联网的电脑。临界点 6 人类进化:集体学习

另外,这幅 Chauvet Cave 3.2 万年前的壁画画的也太好了吧秒杀我的画画水平:

临界点 6 人类进化:大事年表

下图则直观展示了作物驯化的过程。单纯在文字版听驯化驯化那么多年,都不如一幅图直观:野生作物远比我想象中的产量小,我本来以为只有量变,本图一目了然展现了质变。也解释了我多年的”一个植物长成这样对自己有啥好处“的疑惑——因为它们不来远远不长这样。

临界点 7 文明发展:从野生植物到农作物

另外我还欠着一篇不能更经典的《枪炮、病菌与钢铁》(GGS)的读后感,估计又是对自己的笔记大作减法。前面说过了本书对当代流行作品的 quote 也毫不吝啬:

适宜驯化的动物非常相似,而不宜驯化的动物各有不同。Jared Diamond, 1937-,《枪炮、病菌与钢铁

猫是人类驯化的唯一一种非群居动物。临界点 7 文明发展:农民驯化植物

虽然看《GGS》的时候旧世界传染病杀死新世界 90% 土著记忆犹新,不过还没把它和”为什么欧洲人殖民不就地取材奴隶“这点联系起来:

1534 年,欧洲人开始将非洲奴隶——他们对旧世界的疾病有抵抗力——运往美洲。临界点 7 文明发展:贸易的全球化

另外,现代社会的普世价值观的出现远比大多数人默认想象中晚: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自由、平等和博爱为口号,这三个概念源于 17、18 世纪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想:理性、只是和改善个人生活的自由。法国大革命后,1 万名非洲奴隶获得了自由。临界点 8 工业兴起:平等与自由

最后接近结尾部分”信息加速传播“,从 1635 年英国开始提供邮递业务(这么晚?!),到 19 世纪末电话的发明与普及,再到结尾新千年讲到谷歌、Wikipedia、Skype、Facebook 乃至 WhatsApp 创立时,突然有种浩瀚宇宙万古历史一瞬间 zoom 到此时此刻身边的感觉,看得人汗毛直立。

结尾短暂讲了人类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并展望了一下未来。

购买建议 #

适合人群:全年龄科普、历史爱好者

载体建议:中文实体版 ~= 英文实体版 > 图文电子版(如果有的话)»»»»»>纯文字电子版(微信读书上那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后浪的《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差时不差,但是太干了,远不及图文版生动震撼受益匪浅)


如果喜欢本文的话,欢迎在 Patreon 给我打赏顺便解锁一下小 perks(不喜欢月费的话页面最下方可以 make custom pledge 输入自定义金额 (ง •̀_•́)ง). 另外 Patreon 上的某些 Tier 还可以指定定制商品 Pixel Art 哦!
成为 Patreon 金主 在 Kofi 上给我买杯奶茶

相关阅读


<< 前 | 我的剁手安利数据库 随便逛逛 祖先的故事:正文比标题好看一百... | 后 >>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想支持我的博客创作,或者有特定的内容想要看到,或者想约 coffee chat,手把手教学我有的技能等,欢迎点击下面按钮成为我的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