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生活切片素描
May 3, 2019
本文总计 8.22k 字, 阅读约需要 20 分钟
本文较长,覆盖较全个人体验湾区各方面生活,适合国内/美国其他地区在认真考虑来湾区工作的人阅读。已经在湾区的老农/熟人大可不必浪费时间阅读,都是非常基础的描述而已。
其实 technically 放在豆瓣“一线城市生存报告”下有点牵强。毕竟我住的是湾区的大农村,跟一线城市没什么关系。但考虑广义上的 San Francisco Bay Area 是大多数人所关心的湾区生活,也算一线地区了。毕竟真正住在宇宙中心 SF/PA/MTV 的朋友也数量有限。既然我已经退乎了也不能把写过的废话留给那种垃圾平台,从今天起视心情搬运一些以前在知乎写过的内容。本文是之前写在“湾区的生活是怎样的?”下的。
我是国内西北地区五线城市小康家庭出身,在家里过得挺舒服,供得起美国自费硕士,但绝对支援不起在一二线城市买房的那种。毕业就到某大厂三番湾区 office 工作了三年,然后换了另一家大厂半岛。一直住东湾,坐了三年公共交通(Bart,类似于轻轨/地铁)去市里通勤,现在一般是开车过 84 去半岛上班。以前写过一篇比较详细的衣食住行移民生活回答移民真的比在国内生活好吗?(那篇图多一些,这篇删了很多,毕竟很多圈内熟人防吐槽。如果是人还没在美国想了解情况的推荐点链接看那篇)。因为我在美国快六年基本都是在湾区度过的(住东湾,在三番和半岛上班),所以稍加修改也可以作答本问题。
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湾区虽然时不时山火一下,平时天也没有村里蓝,在美国算是空气比较差的地区,但是绝大多数时间空气还是秒杀国内码农能找到工作那几个地区的(我以前说空气问题,有杠精来跟我说西藏也有蓝天。我:……)。以前二十多年在国内每年大半年呼吸不畅无法入睡生不如死出门随身带两包纸而且主要目的不是吃饭擦嘴,如果忘带必须立刻去买,鼻子常年是擦破的,并且以为每人都这样。来了美国之后鼻炎立刻好了,过了半年就忘记了带纸这个二十多年的习惯。有相同体验的鼻炎患者如果觉得呼吸和睡眠是很重要的事的话请迅速立刻马上尽力移民。有的同学来了美国之后 develop 了花粉过敏 though。
住: #
我在湾区住了快五年,第三年和家属买的房,因为是东湾冷门地区非学区房家里补了一点钱(一点 约等于我一学期学费生活费)没有花。刚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湾区这么贵(中位数一百多万美金吧)买房遥遥无期,结果工作两三年同学们也都纷纷买房了。
- 有的是家里赞助首付,有的是双码农合买。
- 一般是首付 20%,但是贷款总额有上限一般是年底薪(不算股票奖金)的五六倍,所以
- 单码农要买一百多万的房子一般是家里补个几十万的首付然后自己贷款六七十万
- 双码农一般工作两三年自己攒了二十来万首付了然后各贷六七十万。
买房一般分三种选择:
- single family house(独栋别墅),不用交物业,有地权,每年要交地税(可以抵税)。小城市和大农村里一般都是这种房型,美剧里那种很多小孩有草坪有院子的一般都是这种。
- Town house (连排别墅),年轻中国码农喜欢买这种,有物业费跟小区共用设施一般自己有草坪车库没有地权或者部分地权那种。
- 喜欢城市一点生活或者更省心的可能会在市里买 condo(公寓),这种物业费更高一些没有地权车位可能要另加钱。
很多同学在比较好的地段学区买的比较新的 town house,还有一部分买的 condo。我买的是东湾老 sfh,三(加一)房两卫,住房面积一百多平,占地面积五百多平,属于比较小比较老的那种。
最初没打算买 Sfh 觉得维护麻烦,实际住起来觉得也还好,草坪自己弄的话比较累,雇个园丁一个月八十还比自己剪得好(当然有的人是兴趣或者放松就自己剪了)。水电网垃圾费什么的加起来也就一个月二百左右。现在换了工作得开车上班上班经常遇到鹅穿马路(这不是啥大农村,算个小农村吧,离宇宙中心硅谷上班也就十五到二十分钟,又清净又繁华我觉得挺好的。喜欢城市生活的住 SF ,喜欢小镇生活的住 Palo Alto, mountain view 啥的就好了)。
比较热门的南湾半岛三番市区等地区小点的目测大家买的都是 1.2M ~ 1.5M,当然也有壕买 2M 的。但是码农说是买不起房了那真是眼高手低,便宜又不错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只是他们看不上而已,就跟找对象一样。譬如我要求低就觉得
- 通勤方便,上下班 15~30 分钟
- 周五中国超市、美国超市、随便的中餐、快餐、便利店、药店开车 5 分钟以内,电影院、其他杂货购物、医院等 15 分钟以内,全湾区会有人专门来吃的中餐中心地带 20 分钟以内
- 主干道高速 3 分钟以内
- 步行范围内有小公园可以散步/跑步/骑车/遛狗
- 机场 30 分钟以内
的地方就挺好的,单码农负担不用太大也买得起,各人有不同追求加点条件消费升级很正常,比如:
- 要学区吧
- 要通勤更近选择公司更多吧
- 只要新房子吧
等等,加到双码农能舒适负担的价位也非常正常。但是天天哭穷说没法买得起任何房子的某些人以及营销号就不知道是什么居心了。讲良心,码农第一套买房学区是刚需吗??尤其是租房也享受学区的情况下????对了,租的房子也是享受学区的,所以也有很多有孩子的家庭租房住。租金方面,湾区上班近一些条件好一些的公寓一室一厅大概是 2500 到 3000 一个月的价位,二室 3500 到 4000 左右。匹兹堡我在上学的时候一个三室两卫 1600 一个月,我跟别人合租我单独一间房就 360 一个月。湾区要省钱的话很多印度人租个大 house 然后住七八个人甚至十几二十个人在里面可能一个月也就三四百。受不了那么多人的话找两三个同学同事合租月租也能控制在一千多。然后户口啊限购啊什么的,不存在的。留学生身份也可以买房。你在哪里住就是哪里的居民(税务上需要住满几个月之类的)。超过一套房税务上会有相应的“惩罚”,也可靠搬家和出租来避税。
犯罪率的话 #
- 有些区域确实比较乱,在外面走着没有在国内安心。
- 但是注意大多数人出行是开车的,除了湾区爆高的被砸窗偷东西以外因为整体地广人稀能碰到治安事件也是小概率事件了。
- 至少绝大多数地方快递都是直接扔家门口也不会有人偷的。
- 顺便吐槽南湾和 SF 砸车窗率已经高到车里没东西都要提心吊胆了,虽然有保险但谁也不想吹着冷风开车回家
地理 #
- 冬雨夏旱,全年阳光比较充足
- 四季如春,城市很少下雪(三番上一次下雪是四十年前)
- 空气不比美国别的地方好,但至少我的鼻炎没有复发。正常时间 AQI 在 10~50 间徘徊吧。干燥时期周边地区有山火空气最差会到 AQI 150 多甚至 200
- 自然风景比较单调,跟东部北部绿树如茵比就比较黄了
- 小公园挺多的,遛狗/遛娃/散步/跑步/骑车不成问题
- 周边能娱乐的旅游地点就那么几个,不如西雅图那么方便,个人觉得是够用了
- 两小时圈:Monterey/17 miles/一号公路- 看海,没去过的参考美剧《大小谎言》;Point Reyes – 看海看山;Napa – 喝酒看葡萄园看红叶
- 四小时圈:Tahoe – 冬天滑雪夏天划船湾区人民后花园;Reno 赌赌赌;Yosemite – 看雪看瀑布看石头;
- 五六小时圈:LA – 吃吃吃玩玩玩;Sequoia 看树看山;Lassen – 看火山看雪山
- 飞夏威夷四五小时很方便
- 飞美国东海岸要一般也要五六小时
- 飞国内比较方便,一般 12 小时左右的飞机能到各大城市
- 飞欧洲就麻烦点了,通常要中间转机
行方面,通勤主流分三种: #
开车: #
- 一个家庭一般有1~3辆车。
- 新车从便宜的一万多起,到性价比路线的日本车两三万。
- 豪华车(奔驰宝马特斯拉之类)入门级一般是三万五开始走,五六万的算是比较贵会被说 nice car 的了(比如大家熟悉的 A6 啊宝马 5 系之类的。
- 买车要加税,不过一般都能给 rebate,出门价跟建议零售价差不了太多。
- 二手车市场比较规范,车的维护事故等都有公开记录可以查,所以二手车也比较放心,很多人买二手车的。二手根据年份和品牌差价就大了,比如你可以两三千买个破车修修补补,仔细挑挑车况比较好的七八千的宝马凯迪拉克也不少,比较放心里程五万以下的新二手入门豪车也比较容易买到两万多的价位。
- 因为信贷体系和消费观念,美国大多数人买车都是贷款。通常付个几千块首付就拿走几万块的车了。
- 摇号限行什么的当然不存在。
普通人对车没特别兴趣的一般月供三四百慢慢还几年拿车完事。开豪车的不一定是土豪,也可能是收入一般但是对车感兴趣的。毕竟买个七八万的跑车也就是一月多还一两千的贷款而已,少买点包/少下几顿高级馆子就完事了。在市里上班,住市外的一般是 Bart 和 Caltrain。其中 Bart:
- 班次多一些(基本各条线都 15 分钟一辆),但 delay 起来也有几小时走不了且因为人多打车费暴涨一两倍的。
- 挤,譬如你如果住东湾 Fremont 在市区最后两站上班的话高峰期(5pm~7pm)有挤不上车的风险。而且因为太挤所以站着远累过单独站三四十分钟那么累。我一般会反向坐几站以有座位,那么单程 commute 轻松从 40 分钟变成一个多小时,加上两端回程经常一个半小时。我 14 年刚来湾区的时候往前两三站还有座,后来明显感到越来越挤,必须往前四五站才有座了。早上倒是还好,9 点以后在 Union City 还能坐到座(如果没有碰到小学生春游团的话),到公司也就十点出头。
- 治安差, as for 非上班时间车上流浪汉、junkie、rap 团非常多。虽然暴力案件倒是比较少(一年听说过一两起),但是看着心慌不是。Caltrain 是半岛去市区的轻轨,一小时一班。
市里/半岛城区住的还有很多人靠 Uber/Lyft/公司 shuttle 不买车的。
- 市里走来走去 Pool 一下也就几块钱到十几块,全湾区去个机场打车一般也就 50 以内。
- 出远门的话租个车一天五六十(话说匹兹堡租车太便宜了一天十五随便选车型吓死人)。
- 大一点的码农公司基本都有有高速 WiFi 的班车,很多人住 SF 市里到南湾上班或者相反,然后在车上办公,或者拿个 switch 打打游戏,或者干脆睡一觉到公司。
远途交通基本要么开车 Road trip 要么坐飞机。road trip 很开心,路上休息站加油站跟美国其他地方一样很健全,只有进半岛那几条桥要五六块过路费。火车基本不存在,飞机没有特殊天气倒是不怎么晚点不用担心,晚点很多一般会主动赔钱,机场一般也在开车半小时左右范围内。
然后很多人说美国无聊那可能真的是生活方式问题了。 #
- 不知道在国内怎么个不无聊法可能我在国内时候太年轻很多娱乐方式接触不到?我个人生活而言娱乐方式因为比学生时代有钱反而更多。
- 比如国内常见娱乐撸串唱歌喝酒健身演唱会按摩钓鱼博物馆密室逃脱大型游乐场什么的湾区都有而且通常更便宜人更少(当然你也可以说种类没国内丰富)
- 国内比较少见的滑雪露营骑马跳伞开飞机开游艇国家公园皮划艇 tubing 歌剧各种才艺课 meetup 等湾区更方便
- 电影游戏什么的方便自由不要太多,YouTube 比国内视频网站强得不是一星半点知乎上讨论过好多遍了。
说无聊的可能是没了国内玩的那帮人?
工作方面 #
我以前目光狭隘觉得湾区只有码农,现在发现各个职业各个收入的人都活得很好,就是码农比较矫情。都住着几百 sqft 的房子在这儿哭惨,香港北上广住隔断的上班族给你丢来一个粪蛋。
工作硬件: #
- 美国除了少数行业(金融?)其他基本走人傻钱多路线,包括大部分码农公司。996 不存在的,我四年职业生涯里加班总天数应该不超过两个月(赶项目的时候应该还是会加一下)。上到七点会被同事问怎么还没走,上到九点是严重加班了(当然我司血汗工厂也有喜欢加班到半夜的)。此处不排除 startup 及个别血汗公司比较辛苦,但就别跟国内的叫苦了。
- 一年二十多天的带薪假(不包括法定假日和周末,没有调休这一说,周末照放,也就是一年一个月)离职可以等量换钱,有些公司还有干满五年给你三十天(一个半月)假期之类的。
- 一般公司无理由每周在家办(hua)公(shui)一天(不算在带薪假里的)也不会有什么不妥。
- 大公司食堂里基本各国菜系都会轮换着有(虽然做的不咋样)。零食饮料平时放在每层的厨房里随便拿的。
- 办公器材比如电脑耳机手机键盘等是公司买/报销的。
- 很多公司还报销通勤费,比如打车上班免费,发捷运卡等。
- 大部分公司季度或者半年有 off site,基本就是出去喝喝酒玩玩游戏啥的,某些公司有集体去旅游滑雪的。
- 男女都有几个月的产假。哪家要是因为生育而歧视女性被刨出来估计股价得掉出被歧视人几千倍的年薪。因此也很少有男乎所咋呼的“钻空子占便宜”的人——全都是正常操作有什么好钻的?
工作软件: #
- 性骚扰和歧视不敢说不存在,但是如果 HR 不作为的话这种东西不用闹上头条有些国内的人喜欢 YY 美国人种族歧视。湾区算是全美国最 diversified 的地方之一了,大家都是“少数族裔”,也就无所谓歧视了(当然某些双标 又开始嫌弃墨绿黑了)。比起所谓的美国藏着掖着 zzzq 的种族歧视,某国那明目张胆的性别/地域/种族/取向歧视我都不想说了。三四十乃至终身不结婚不生孩子的人大有人在,越发达的地方越包容。没人逼婚没有亲戚八卦没人因为女性生/不生孩子而招聘歧视不要太爽。当然也有可能是圈子远,然而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体验好不就得了。还有很多人喜欢拿玻璃天花板说事。他们没意识到的是,本来就有 95% 的人没有天花板也够不到天花板的高度啊?Amazon L6 (这两年标准有所降低)很多人三十多也坐不到,然后一群 new grad 还没入职就在 YY 天花板,天花板本来就比这个高。大多数人担心天花板跟一群全国卷考着五百多分的人操心清华歧视自己出生地一个意思。搞得好像在国内就能达到天花板同等级的高度似的?当然有一小部分人能达到,但我对我的水平有自知之明。很可惜小部分人要么没有这个觉悟,要么揣着明白装糊涂甩锅给社会。我最喜欢的一个部分是,湾区的年龄歧视远少于,职业价值观远丰富于我所知道的国内互联网乃至所有行业。我之前一个健身教练十几年前是 PM,我认识五十多重头来过进互联网的,还有行政转 PM 的,码农转非 EM 类管理乃至 UX 的,以及许多码农在技术一线干到老没有转管理压力的,人生选择实在是多很多。
种类: #
码农的宇宙中心。互联网行业宇宙中心。Startup 宇宙中心。收入:很多营销文喜欢替湾区码农哭穷。对于还没来的人我只能说,别信。为此我刚毕业不久就写过一篇吐槽文,想知详情请移步。简而言之下面几点:[吐槽]湾区这帮码农正儿八经的哭穷腔调我是听够了
- 房租贵,房价贵,但刚毕业的人大头除了房也没什么了, 平时吃、车和普通文娱需求比起来工资都不值一提。非要月月买包买跑车买镜头烧光的钱那是自己的个人选择,圈子内哭穷是大家自嘲,认真跟外人哭穷就是矫情了。
- 毕业生初级码农跟其他地区工资相差不大,比起开销和税可能觉得很贵。
- 后期(工资)上涨空间湾区容易太多了(比小地方,比大码农区如西雅图我不清楚)。譬如湾区你混个四五年大厂水平不至于被开除的人二三十万还是不难的,四十万的包裹近年也屡见不鲜(不是神牛级)。其他地区稍微有点经验的人想要拿到同等级的包裹可能牛逼程度就要高很多才行了。
- 五万有五万的活法,十万有十万的活法,交满 social secruity tax 有交满的活法,max out 收入税有 max 的活法。都可以在湾区比较舒服(means 温饱不愁,有一定文化生活,有一定爱好发展机会)。说什么十万贫困线的人都是放屁。
食和用一起说了吧。 #
- 吃的方面中餐的丰富和方便程度肯定不如国内,比如外卖 uber eats open door 之类的选择又少又贵比不了外卖。
- 但是嘴不那么挑的中餐还是不至于吃腻的,湾区海底捞鼎泰丰鲜芋仙刘一手小肥羊牛角什么的都有,各种菜系基本都吃得到。东湾 Fremont 这边要吃个任何菜系的中餐也就是开车十几分钟的事,还不用找车位。
- 工作餐(如果公司没有吃的的话)一般是十块左右,平时下个普通小馆子小火锅之类的人均十几到三十左右,人均五十以上算是比较好的馆子了,当然也有人均几百的米其林。
- 其他各国菜比国内和美国村里当然是丰富多了不用说。
- 然后湾区这种地方中国超市到处都是大华永和狮子城,从普通的中餐原材料诸如金针菇豆腐火锅料速冻水饺活鱼,到冷门点的方便食品面皮螺狮粉辣条基本上都买得到,去次大华买一周的吃的和零食俩人吃大概就七八十撑死。
- 除了中超还有韩超日超,买点刺身冷门泡菜也是极好的。中小城市一般也有亚洲市场,比如匹兹堡以前觉得 lotus 坐公交换车得折腾一个小时才到,工作以后回去一次发现所有地方开车就两迈十分钟就到了…
- 再偏远一些的湾区没有中超再不济还有亚米之类的可以网购,虽然贵了点(其实也就几块钱的东西)但是种类全一个月买一次零食就齐活儿了。
- 不限于中餐的话美国超市菜好很多,退换货也方便。普通的 Safeway 大老鹰之类的从菜到方便食品冰淇淋到日用品都有,哈根达斯一大桶几块钱吃一个月,炸鸡十几块能吃小半年。
- 大数量卖的超市 Costco 白菜价一买几百块几口人吃一个月,无条件退货吃一半的水果也能退(当然没有质量问题的话正常人不会这么做就是了)。各种都市上班族/家庭妇女妇男恩物方便食品(譬如小笼包拉面炒面之类的,不全是油炸的那种)也种类丰富。
其他方面购物 #
- 然后其他商品比如电子产品啊书啊基本 Amazon 都有,prime 会员免费看视频听一小部分音乐预购游戏返 10 刀(多于 20%)湾区很多东西当天或者隔日送达,预定时间送不到直接打折或者退钱。
- 电子产品因为美元购买力比较高外加某些厂家价格歧视(说的就是你美帝良心想)都是白菜价了。iPhone Xs Max 码农两天工资,麦当劳服务员十几天最低工资也能买,2080 ti 也差不多,PS4 switch 不错的耳机背包什么的也就不到几顿饭钱,电影十几块跟快餐一个价
- 一百多大多数城市能住到不错的酒店,手机费家庭套餐人均三四十无限通话短信流量(当然出了人口集聚区就别指望信号了)
- 日用品比国内贵点但是一两块的东西影响不了这么幸福感。
- 宜家半岛东湾都有,home improvement DIY 之类的店诸如 home depot 之留比我在国内去过的装修城是方便多了
- 杂货店如 Walmart target 之类的分布均匀一般不超过大家生活范围二十分钟之内。
- 湾区有若干个大型购物市场,分布在三番,南湾,东湾。便宜如 gap 贵如各种你叫得上名字的奢侈品到处都有。逛街什么的问题不大
- 衣方面美国比不了淘宝,要时尚一点的话大城市得去专卖店逛街,小农村要么网购可能得开车去 outlets 之类的地方一次买很多了。
- 不追求时尚的普通人民沃尔玛 Ross Target Costco Amazon 之类的买衣服鞋子几刀到几十刀搞定,运动一点的耐克阿迪达斯之类衣服裤子也就二三十鞋子四五十,隔三差五 6pm 打折收点二三十的鞋就差不多了,休闲一点的 gap hm af holister 之类的凑合一下几块到五十的预算吧。
- 鉴于我是穿公司 T-shirt 的码农对这方面没什么研究不多说了。
办事效率方面因为我没怎么在国内办过事所以无从比较,说几个我知道的方面
- 大多数普通事物通过邮件能办(包括车辆过户)(网站奇烂太对不起湾区了)
- 驾照好考的一逼(自动档会直线转弯侧方停车就完了,笔试二十题三道容错机会不过无限重考),侧方停车都不考(比如我在匹兹堡考的驾照还练了好几天侧方停车)
- 如果不幸要去 DMV (车辆管理局)亲自办事(比如留学生办驾照)就比较慢了,疯狂动物城里的树懒就是讽刺这个的。
- 还好的是绝大多数事公事公办,网上材料流程什么的也比较全。
- 而且除了 DMV 之外其他部门还挺快的,比如出生证护照结婚证那个民政局,不用预约直接 walk in 十五分钟完事。
- 再比如各国大使馆什么的因为人比较少所以也挺快的,中国的美国大使馆那个人山人海我记忆犹新。
大头问题医疗 #
- 医疗费是贵的要死,如果有保险的话倒是不用担心一般自己交几十几百撑死(账单轻松几千上万)。
- 然后我为数不多的预约经验(Kaiser)倒是能约到一两天之内的。
- 急诊的话 walk in。朋友里有去医院比较多的反正都有保险倒也没听说谁有问题的。
- 公司一般都会给提供保险,失业的话自己买就比较蛋疼了。高收入的人要交一部分医疗税。
繁殖/交配方面 #
有些男的还真是不知道自己为啥没对象啊。之前一亩三分地上就有一个人让大家喷成狗了。
成天就知道拿那点学校、身高、package 说事。
说的好像你的竞争者和你看得上的女的没有似的?
女的看不上你硬件数据你又说人家拜金
不看你硬件数据你又觉得自己“这么好的条件”女的挑三拣四。
双标和眼高手低的也是不要不要的。没见过别的“竞争激烈”地区有某些湾区男码农这么酸的了。拜托真觉得自己“条件很好”(好不好存疑)“就该有女的跪舔的老老实实去买越南媳妇好吗?把想好好谈恋爱的“挑三拣四”的女的留给同样想好好谈恋爱的男的不就得了?当然竞争多难度变大是真的就是了。如果求偶是人生第一目标的话我不建议来湾区。男的女的都不建议来。
- 男的因为竞争大。你们那点拿回国可以上节目胡吹的履历这边到处都是。
- 女的因为男的基数大,拿着跟你一样的包裹还自己拽得不行,碰到酸男概率大幅提升。
- 我认识的不奇葩正常适龄(刚毕业单身的就别来闹了)男子只有个别几位还单身,倒是认识的单身女性更多一些。
- 然而比较奇怪的是你们传说中的男的难找对象我倒是没碰到,二层圈子里身边还在找对象的倒都是女的。
- interesting。难道我社交圈自动把酸男都过滤了吗……
综上我个人的生活方式没觉得湾区有多无聊,房价车物价便宜很多,吃的不差,工作压力整体较小福利较好,法治比较健全,适合安居乐业还好过日子。国内要是特权阶级的话那是没法比,普通人在美国过日子的平均水平和下限还是比国内高一些,轻松一些的(当然前提是有工作,这在哪都一样)。
相关阅读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想支持我的博客创作,或者有特定的内容想要看到,或者想约 coffee chat,手把手教学我有的技能等,欢迎点击下面按钮成为我的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