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盐豆豉

如何建立写博客的习惯

August 27, 2023
重启电脑
tutorial | blog
本文总计 3.83k 字, 阅读约需要 9 分钟

前两天写的博客安利文《2023 年了你为什么需要写博客》反响出乎我预期,短短一周一跃成为我博客迁移三个月以来最受欢迎的文章。但”想写“和”开始写“从来都不是“成功”写博客的最大难点。有受到博客安利写了几篇之后就逐渐断更的,也有我上迁移时候提到的那种建站狂魔倒腾完站就不发内容了的。有点像是健身,好处很明显,门槛也很低,但真正能长期坚持并最终成为生活习惯的一部分的人,才能真正受益。一开始建立习惯的过程或许需要一定意志力,但当习惯形成之后,乐趣和收获是可以同步进行的。

这篇文章我来试图回顾一下写博客的近二十年里哪些事情帮助我不知不觉中把博客变成了自然而然一个爱好而不是需要逼自己“坚持”的任务。开始之前几点说明:

  •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或需要写博客,虽然觉得这是不言自明不需要 justify or defend 的观点但是还是提前说明一下
  • 我(至少现在)不写技术博客也不写情感博客,这两类挺常见的博客题材不一定适合本文和我的所有博客安利文

必先利其器,减小写博客的外界阻力 - friction #

Growth hacking 有一个简单的原则,想让用户做一件事情(如购买),要尽量将做这件事情变得简单无缝,提升加载速度、预填信息、一键下单、减少到终点前需要的点击数量的同时而呈现足够必须信息等都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Atomic Habbit 等生产力书籍也有类似的说法——想养成一个习惯,把这件事融入到现有的生活流程里并优化其启动时间是很重要的。比如想从零引体向上最好的办法是在家里挂个引体向上架随时练,而不是需要穿衣出门等位跑去设备更好的健身房。做想做的事情本身之前需要做并且因此可能让你偷懒拖延要做的事本身的这些准备工作,就是 friction。

博客也是一样。习惯已经建立动手无需强大意志力之后,自然可以搞更好、功能更强大但更麻烦的流程,但没养成习惯之前,方便随手比鼓半天劲然后不开始强得多。

比如之前虽然我在博客平台的选择中提到小白上手可能直接用 notion 更方便,但如果你本身不是 notion 用户还需要花时间学习,日常要写东西也要专门打开这个平时你不用的东西,那便是舍本逐末了,反而不如直接在你现有的笔记平台或者注册更方便的第三方平台直接开始写更小阻力。

再比如如果已经是程序员会使用 git 了却选择第三方平台,除了学习和运营维护成本之外,每次开始写博客需要先登录云端(不一定能保证稳定和速度的)服务器登录、打开页面、存草稿预览调试效果等,friction 就远不如直接在本地运行一个静态站点小,后者每次要写博客直接打开已经工作中常用的文本编辑器直接开写本地不被网络限制随时调试然后一键发布到云端。

在适合自己的工具内部也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比如 notion 的话建好博客数据库模版,开新文的时候无需设置各项 metadata;静态站的话设好 github action(或者其它任何云端 serverless workflow),别的电脑和甚至手机无需安装站点生成软件直接编辑 markdown 也能发;博客服务常年在本地运行,要写的时候快捷键打开编辑器直接写,而不是要运行启动命令或者到处在笔记软件里找博客的数据库等。

把想写的点子随手记录下来 - backlog #

有随时可以取用的题材库,其实也是减小 friction 的一种,去掉了“纠结写什么东西”这一大步骤。当然这个记录动作的本身 friction 也越小越好。比如我一开始有个有分类、标签、优先级等 metadata 很全的工业级 backlog,甚至比我实际工作中用到的 backlog 更 organized,最后发现懒得用的原因是随处添加不便(此处吐槽 notion 手机版,虽然近年来已经进步很多了但还是很难打开就开始写)。后来换到了在 todo list 里直接开了个 list,每个记录基本就一个标题,随时想到随时添加(此处可以再写一篇 tick tick 安利文,比如我写到这里就把 tick tick 安利文加到了我的 backlog 里)。有了这个系统之后我连每月 Patreon 选题都变容易了,在 backlog 里挑合适的即可,不用临时生想一些可能自己并不想写的题目。

如果已经有了基本的 backlog 想进一步优化的话,还可以不定期 backlog groming——审视现有 backlog,重新评定各项的优先级(放在博客这里就是我个人的想写程度、题目的有用程度和合时宜度等等),去掉或者 de-prioritize 不想写的。当然,我自己的 backlog 才建立没多久,里面也就十来篇备选,暂时还没有 over engineering 这个整理的流程。简而言之,一切优化的目标都是保持这个点子库里都是随手拿起来都想写的内容。

至于什么可以写——每个人能写的东西很不一样,但像我的博客安利文所说,博客是你在网络空间的一个映射,你本身有什么有趣有用的东西都可以写。就我而言,排除掉很多人写但我不爱写也不爱看的技术和情感类,我爱倒腾消费科技产品,于是有了一大堆测评体验文;虽然不写技术,但工作多年多多少也有些职场感悟;旅行图平时 dump 在社交媒体上之外偶尔也会集成起来写点小游记杂起麻八的脑洞也偶然会蹦出来几篇。当然,一个人有太多面了,兴趣爱好能写,生活趣闻能写,研究项目能写,学到的知识也能写。具体能写什么大概又值得一篇文了(加入 backlog)。

建立激励机制 - incentive #

如果博客写出来泥牛入海毫无反馈,那么意志力再强大都很难坚持,就好比如果健身看不到体质变好、健康改善、肌肉线条等成功,一开始又还未从健身本身得到乐趣的话 all pain no gain 也很难坚持。

自身激励 - 成就感、目的性 #

翻看输出的数据能给我带来"我都写了这么多东西了”的成就感。如之前提到的 notion 博客数据库虽然现在不用做 backlog,但每个完成的博客还是会有一个条目,方便打草稿和分类等在 todo list 里不便做到的数据统计。这个博客数据库我就建了一个 monthly view,可以按月查看数据。比如今年的月份试图:可以看出我自从 5 月底迁移到静态博客之后输出大增,就很能激励我自己保持这个势头。

再如,我迁移静态博客之后 GitHub 自带的热力图也能起到这个效果。虽然数据点是 commit 数量,不与实际写的篇幅和篇数成正比,但至少能大体看出以任何形式活跃(装修博客也算)程度。

除此之外,我的 Daylio 里写博客也是一项活动,可以方便查看过去写博客的频率和博客对我的心情带来的影响等

因为每月有固定的 Patreon 选题,并且我的大多数“有价值”输出基本是博客形式,也是 patreon 金主了解我并且我能为其提供价值的形式之一。此外,作为消费主义博主,我还有很多测评文章中的 affiliate link 也能每月固定带来一小笔收入请自己吃顿饭。因为有经济收入,虽然远不能靠这个谋生甚至打平成本价,但这点上比自己写来娱乐的博客就更有具体切实的“目的”。

外部激励 #

博文收到的 reaction 和评论这类 qualitative feedback 和访问数据这种 quantitative 都能提供很大的外部激励,让我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有用”。

当然,我无法控制外界的反应,但可以控制提供这些反馈的方便程度。如以前的自建 wordpress 站没法有通用账号,留言需要用户每次填写信息就增加了留言的 friction。换成 Disqus 之后需要填写的信息变少且有更方便的登录选线,留言 friction 就降低了。reaction 则是进一步让读者反馈更易,无需填写任何信息直接点按钮即可,虽然能传达的信息少于留言,但切实的人点的赞的激励程度也高于访问数据冷冰冰的数字。

访问数据则是另一个必不可少的外部激励。Wordpress 等博客平台都有方便的访问统计插件,静态博客一般也可以通过添加访问插件或 Google analytics 之类统计流量,此外如果用了 cloudflare 等服务当然也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查看流量。在后台翻翻自己的数据,看看读者对哪篇文章更感兴趣,从什么关键词搜索进来或者从什么外部网站点进来还是很有意思的。这也是我不鼓励在过于极简不提供统计数据的第三方站点(如 telegra.ph 和 writefreely 等,甚至 notion 也没有)写博客。发几篇容易,没有正向反馈 loop 长期坚持更缺少动力。

培养有效的分发平台 - distribution #

需要外部激励自然需要有让外部看到的渠道,如果写的东西没人看,那更像是给自己看的笔记而不是面向读者的博客。刚写博客的时候还没有社交网络这个东西,大家从别人的友情链接里挖人口口相传靠 RSS 订阅。后来我辗转过知乎和豆瓣,现在落脚长毛象,辅助自己的 telegram 剪报频道discord 社群 。博客不像碎片化不利于跨平台传播的社交网络内容,是一个任何地方都能阅读的链接,是你的 source of truth,很方便在社交平台上传播。除了标题与链接之外,还可以附加博客内容的简介,一本装帧精美印着你感兴趣的关键词的书总比一本只有标题仿佛政府通告文件的白皮书更吸引人也对读者更有帮助。

而社交平台上的关注,要么有趣要么有用。长毛象的难民潮一波接一波总会有人抱怨没朋友没东西看,问题是自己不发内容除非本来就认识,否则别人为什么要关注和交流一张白纸像个机器人一样的三无账号呢?当然,又不是营销号,涨关注显然不是在社交网络上发帖的目的,而更像是副产品。首先有了一个有趣或者有用的人,其次才是在哪展现和如何展现这些有趣或有用。

此处有写的东西被人看到的羞耻感问题。早年青春期还在作的时候写的情感碎碎念被熟人看到(尤其被我爸妈追随各处 stalk 留下了深深的阴影)确实会非常羞耻,但现在不写情感博客,确实少了很多这方面的担忧。我写的也不是技术博客,不需要成为我三次元身份的“简历”,因此也无需实名,网上披上马甲线上身份与线下身份做一定分割。

此外,自己博客内部也可以组织好分发。写过的文章并非一次性垃圾,之后的文章提到相关内容也可以随时引用方便读者相关阅读。除了直链之外,好的分类和标签系统也有助于读者找到你的内容并阅读更多。

建立自己的博客社交圈 - connection #

与其它习惯一样,身边有人一起做和交流更容易产生正向激励。早年第一波博客热潮有友情链接,现如今有社交网络上默默关注或以博会友的网友。看到别人发有趣有用的博文自己很容易手痒痒一鼓作气也清清自己的 backlog,别人写的题材也可能成为我自己的启发。作为一个现如今已经趋向小众的爱好,写博客的人会惺惺相惜。

相关阅读


<< 前 | 2023 年了你为什么需要写博... 随便逛逛 8 月 spark joy 玩... | 后 >>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想支持我的博客创作,或者有特定的内容想要看到,或者想约 coffee chat,手把手教学我有的技能等,欢迎点击下面按钮成为我的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