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盐豆豉

茶加奶和奶加茶一样吗?——读《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fungi》

May 20, 2024
喜欢就买
reading | 导读 | wellness

图源:Amazon https://amzn.to/3VegUOt

本文总计 6.42k 字, 阅读约需要 16 分钟

图书馆看到标题里有真菌内容卖点是趣味科学小知识就顺手拿了,没想到是一个 lightning talk 活动 Nerd Nite 的讲稿合集。之前没听过这个活动不知现场效果如何,但讲稿改编书这种形式就有些良莠不齐(当然也跟我关心的领域有关系),有个别特别有趣的也有很鸡肋的。前半部分基本三星打算快速翻完,没想到后面碰到近年来看到最有意思的科普小故事(因为在数学章节而差点被我跳过的茶加奶和奶加茶的不同那章),加半星好了。

个人评分:
The co-founders of the global science organization Nerd Nite bring readers a collection of wacky, yet fascinating STEM topics. For twenty years Nerd Nite has delivered to live audiences around the world the most interesting, fun, and informative presentations about science, history, the arts, pop culture, you name it. There hasn’t been a rabbit hole that their army of presenters hasn’t been afraid to explore. Finally, after countless requests to bring Nerd Nite to more fans across the globe, co-founders and college pals Matt Wasowski and Chris Balakrishnan offer readers the quirky and accessible science content they crave in book form. Focused on STEM and paired with detailed illustrations that make the content pop, the topics are quirky and vast, from kinky, spring-loaded spiders to the Webb telescope’s influence on movie special effects. 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Fungi features narratives, bursts, and infographics on all things STEM from scientists around the world. Chapters are sure to make you laugh-out-loud, with titles such as "The Science of the Hangover," "What Birds Can Teach Us About the Impending Zombie Apocalypse," and "Lessons from the Oregon Trail."
book

以下是我摘出来一些个人觉得比较有意思的选段,随手翻译没有专业背景,如有不准确欢迎指正。

健康 #

有 1/5 的人有严重到会影响生活的恐音症(misophonia,一种会被声音触发负面的情绪、思想和身体的神经系统疾病,如咀嚼声等)。


提升生活满意度的方法:

  • Positivity (积极态度)
  • Engagement(参与性)
  • Relationships(人际关系)
  • Meaning (意义,feeling like you’re part of something that’s larger than yourself)
  • Achievement(成就)
  • Vitality(生命力,健康等)

想提升这些你可以:

  • 记录感恩日记(gratitude journal)(比如三件好事)
  • 随机送出一些善意
  • 增加心流体验
  • 制定目标并为之努力
  • 冥想
  • 进行体育锻炼
  • 减少你的通勤时间
  • 多贴近大自然
  • 加深人际关系
  • 参与你关心的议题活动

动物 #

如果我们给奶(milk)制定如下定义:

  • 是父母做出的营养牺牲
  • 不会杀死父母
  • 不能被反刍(collected and regurgitated)
  • 不是基于蛋黄的(yolk-based)
  • 必须是被下一代摄入而非吸收
  • 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按照如下定义的话,其实很多动物都有“奶”:

  • 哺乳动物,无需多说
  • 鸟类,如鸽子(父母都有),火烈鸟,雄性帝企鹅(在喉袋中生产一种有颗粒的物质叫 crop 然后喂给新孵化的幼鸟
  • 两栖类,如蚓螈(caecilian),一种住在地下看起来像虫子的生物。其雌性会长出一层美味的外皮让幼儿
    剥下来
    吃掉,然后再几天之内重新长出新的一层。
  • 鱼类、鲨鱼和鳐。雄性和雌性的七彩神仙鱼(Discus Fish)会分泌额外的体液在体侧,新孵化的鱼苗会从父母身上吃掉。
  • 昆虫、蛛形纲动物和甲壳类动物。
  • 基本所有动物。如一些海参、海星、软体动物如紫螺和青口贝、一些虫类和其类似物。

总之不要老神话奶是什么哺乳动物伟大的发明了!


Combined sewer overflow (CSO) 是暴雨后城市下水系统过载来不及排放污水,被一起冲刷到表面的现象。1960 之前建成的城市如纽约,下水和生活污水公用通道,这个问题格外严重。


三大最 queer 灵长类(因为我们无法得知动物的感情所以这里按照有同性性行为计):

  1. 倭黑猩猩。倭黑猩猩和黑猩猩是与人类基因最接近的近亲。这两个物种处理冲突的方式非常不同:黑猩猩更加激进,倭黑猩猩则相逢一炮泯恩仇靠性行为缓解紧张氛围(engage in sexual activity to defuse tension)。BTW 倭黑猩猩是母系社会。
  2. 大猩猩。动物园里和自然界中的同性性行为都经常被观察到。
  3. 猕猴。猕猴有超过 20 个物种,各种性向光谱应有尽有。

有超过 1500 个物种经常进行自然的同性性行为,但仍有一个物种以恐同闻名——智人。争点气吧,人类!上面提到的倭黑猩猩、大猩猩和猕猴只是少数几个泛性恋的灵长类而已,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阅读 Alan F. Dixson 著的 Primate Sexuality,光图示本身就值回票价了。(我市图书馆竟然没有这本书!图书真不爱看电子版= =)


人类的嗅觉并不差,像其它哺乳动物一样,有 400 个左右的嗅觉接收器,但需要特别训练才能很好地区分味道。别的感官都有专门的训练,如美术课和音乐课,但嗅觉很少被训练。


很多味道是微生物产生的,如土壤、体味、鱼味等。有种物质 TMA 就是鱼味的,吃某类食物多(如红肉、鸡蛋、大豆等)容易产生。大多数人有分解这种物质的酶,但有些人没有就会产生鱼味恶臭。


一个比较恶心的治疗伤口感染坏死的疗法
蛆疗法。蛆会吃掉坏死的身体组织、分泌酶来分离坏死组织并杀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目前还不知道原理)。蛆疗法在进行临床实验,但因为听起来太耸人听闻只有 5% 本来需要截肢的病人接受这个疗法。但有研究显示,本来这里面 50%~70% 的截肢可以被避免。

我们对人类的雄性是异形染色体(XY)司空见惯,但其实鸟类和 其它许多动物的雌性才具有异形染色体(ZY)而雄性不是(ZZ)。还有许多动物没有不同形染色体,比如海龟的性别是在发育过程中由温度决定的。许多动物能改变性别,如蓝侧丝隆头鱼(blue-headed wrasse)出生时都是雌性,生活在多雌一雄社群中(harem,这个词去查了一下竟然是后宫的意思……)。当主导的雄性死亡后,最大的雌性会长大并变成蓝头黄身,之前生产卵的卵巢变成生产精子的睾丸。在社群中的主导雄性被移除后的几分钟之内就这个变性雌性就会开始产生雄性性征和行为。约 2% 的人生下来时就有不能归入二元性别体系的性器官,大多数都会被移除一种被迫”选择“一种性别。


source: wikipedia source: wikipedia
在加州州旗上的加州灰熊(California Grizzly Bear)是棕熊的一个亚种,最后一只于 1889 年被捕获,1911 年去世。在 1849 年之后的 60 年淘金热期间,它们被赶尽杀绝。最后这只名为 Monarch 的熊的标本在 1953 年作为画家的参考资料才被画成现在这个版本的州旗。


(故事没啥意思但是“千年虫”这个翻译流传太广,以至于我在书中看到 Y2K bug 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 Y2K 是这么个通用词汇……)

科技 #

“酸(acid)“是个化学名词,用来表示任何可以捐献/失去中子给其它物质/化学反应的分子。失去得越激烈,酸性越强。许多东西,如我们的 DNA(核糖核酸),都带有弱酸性。这篇文章是用来反驳某些反对转基因食品人的理由是“they’re putting acid in our food”,而且是人类靠杂交来”修改“作物基因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人们在 dating app 上喜欢含糊其辞的原因:

  • 不要看起来太饥不择食
  • 不断后路留足备选

人们喜欢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别人的动机,而忽视了人都是复杂的。比如若果有人在 dating app 上说寻找婚姻,听起来就像饥不择食会抓住第一个 match 的人结婚一样,但其实人家可能表达的只是寻找适合结婚并且如果机会合适不排除婚姻这个选项的人。我们创造了一个会惩罚诚实的 dating 环境。所以总结起来就是,如果被问起来为啥在用 dating app, lie your ass off。


source: https://newatlas.com/snowbird-ornithopter/16445/ source: https://newatlas.com/snowbird-ornithopter/16445/
如果你好奇人类为什么没发明蒸汽飞机:蒸汽机的动力/重量比不够高,因此直到内燃机被发明人类才发明了飞机。在现代科技进步下材料可以做得足够轻量,人力扑翼机成为了可能。人力的人力扑翼机 Snowbird 只有 42kg 重,翼展达 32m,比波音 737-400 还长 3 米。因为材料弹性很强所以可以去掉容易产生磨损的 hinge,直接扑翼。发明它的研究者还在试图制造人力直升机(无人机的四个螺旋桨形式),但尚未实验成功。


现在随着 Google 的优化很多早期 SEO hack 已经不再有用甚至会起到副作用了,如:

  • Domain keyword stuffing(域名里就塞着关键字)
  • On-page keyword stuffing or keyword blocks (页面里堆关键字)
  • 用跟背景同色的字塞关键字
  • Link circles/exchanges(刻意页面互链)
  • 付费增加链接
  • 博客评论里的链接
  • Syndicated content(搜索联卖,内容关联广告)

具体算法被 Google 保密,但现在的算法取决于如下的要素:

  • 页面上的文字内容
  • 页面代码里的内容(如载入顺序、相关 tags、metadata 等)
  • 图像和视频的相关文字(文件名、描述、alt text 等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可能会逐渐用 image/video to text 技术而无需内容生产者刻意描述)
  • 再如时间
  • 其它链接到你的网站(除了上个部分里说到的禁止的那些,如付费的链接会被惩罚降序)
  • URL 结构和关键词

整体而言,Google 衡量的是人们是否喜欢你的网站,如果点进去快速退出或者看到在搜索结果但不点进去(低 CTR)都会被降序。因此,最好的 SEO 是生产对读者有用的内容。


如果你看到一根电话信号柱(telephone pole),现在大多数是网络信号而不是真的电话信号了。


Machine learning 是一个泛用词汇,用来描述基于观察来创建数学模型的算法。本质上来说,Machine learning 只是一种让电脑程序把数据处理存入数据结构的编程方式而已。一旦有了这种数据结构,我们就可以做两件事:classification(为现有数据分类)和 regression(产生新数据尽量符合分类)。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研究用 ML 来帮助互联网管控严格的国家地区人生产出看似符合审查规则的内容而规避审查的技术的,文章讲得不深但第一次知道这种应用,很有意思。


细菌的作用远比大多数人以为的多,如:

  • 细菌使我们能够呼吸。 至少一半的氧气都是由海洋中的原绿球藻(一种细菌)产生的。
  • 细菌可以喂饱我们。只有细菌才能把空气中的氮转化成能被生物吸收利用的形式,然后由植物吸收再流向我们。
  • 细菌还通过发酵给我们提供更多食物:咖啡、巧克力、醋、奶酪、salami、橄榄、味精、香肠等。
  • 细菌分解清理我们产生的废物。
  • 细菌让我们能够自毁。没有细菌就没有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

数学 #

本讨厌数学人士差点整章跳过,但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读了一下,没想到碰到近年来读到最有意思的科普故事(这条在 telegram 和长毛象上转发率都超高,看来大家也觉得很有意思🤣):

比例一样的情况下,牛奶里加茶和茶里加牛奶是一样的吗?

竟然……不是。牛奶里有疏水性的脂肪和蛋白质,倒进茶的时候分子会改变形状“蜷缩”起来形成小球,也就改变了味道,会有种轻微的焦糖味。当奶被倒进茶里,头几滴奶被热水包围,更有可能有明显的变化。而茶倒进奶不存在几滴奶被孤立的情况,这种变化就较少。从而这两种制作奶茶的方法即便比例一样味道也会不同。

当然,味道的偏好较为主观,比如 1920 年代的英国就分成了两派激烈讨论(颇似中国的咸甜豆花……)。Ronald Fisher,一位英国数学家,在给另一位生物学家 Muriel Bristol 提供茶的时侯 Bristol 拒绝了,因为她只喝先茶后奶的,并且能尝出区别。Fisher 认为这是无稽之谈比例一样怎么会有区别,于是两人决定盲测 8 杯茶,并且引来一众其它科学家围观。出乎 Fisher 意料的是,Bristol 每一杯的盲测都“猜”对了。

当众丢了面子的 Fisher 不敢相信有味道区别(当时的科学还无法解释)觉得 Bristol 是蒙的,但稍稍计算发现全靠猜的话只有 1/70 的概率能猜对。只要把盲测数量提升到 12 杯就能很大程度提升准确的信心。随后几年里他受到这个小实验的启发,总结出了许多现代仍在使用的科学实验概念与方法,如 null hypothesis, statisitical significance (互联网公司做 A/B test 的应该很熟悉),以及用小样本的不准确风险,深刻影响了现代科学实验方法。书里点评道:Not bad for a guy who couldn’t make proper tea.

(看到的时候我内心吐槽道 Not bad for a guy who tried to mansplain what’s proper tea. 就 mansplain 不可怕要是能深刻反思自己学点什么那也不错 🤣)


书中提到的步行友好型社群
1950 年代的美国政府官员和企业梦想中的未来城市形式是高速连接着市中心办公区高层建筑和市郊 suburb 低密度住宅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赚的盆满钵满的联邦政府的资助下,这个梦想很快变成了现实,房贷保险、能使车辆高速行驶的新工程标准、向独栋别墅倾斜的政策等也应运而生。有色人种先是被各种歧视性政策随后是飞涨的房价排除在买房梦想之外,进一步加剧了种族隔离和财富差距,持续到了今天。这种美国梦也把太年轻、老或者贫穷而不能开车的人拒之门外。后世的研究者发现这种摊大饼式城市规划(suburban sprawl)造成了污染、交通事故死亡、过度肥胖、野生动植物减少、城市预算不足和青少年抑郁等多种现代社会问题。

作者是来自 suburb 家庭的白人青少年,有一段时期搬家到了纽约市,很喜欢步行就能和朋友们去吃饭和娱乐的生活。后来又搬回了 suburb,发现干什么事情都要依靠开车,大大被限制了出行。文后作者还提出了一些现在逐渐开始流行的改善这种城市规划的方法:建设邻里生意形成小镇社群,建立允许步行、自行车与机动车辆并行的社区等。(其实发现西雅图也有很多这样的社区,靠近 downtown 的很多社区如 Capitol Hill, Ballard, UW 附近等等,非常不错!)

职业 #

如果你在好奇兽医是不是一个好的职业路线的话,让我来提前劝退,并且建议或许考虑下比如会计这种更稳定的、办公室的、不需要被屁水喷脸或者从狗
肠子里拉出来被消化了一半的用过的卫生棉条
的职业?兽医的自杀率比牙医还高。


入殓师介绍的死亡过程

死亡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 Antemortem (Before Death):自然死亡前的 agonal state(濒死状态),通常在死亡之前几分钟到几小时。这个阶段身体会有体温、湿度变化,血液流通变慢造成血栓,体内细菌开始迁移,器官腐烂(通常局限在肠道)转移到血液中从而扩散到全身。这些组织开始自溶,细胞用酶分解自身——这就是身体开始自我消化的过程。意外突然死亡没有这个过程。
  • Postmortem (After Death)(补充一下,这个词也用作互联网公司的 incident 之后大家来写报告总结问题是如何发生的,做了什么来 mitigate,将来如何预防等等,有些公司直接叫 postmortem,亚马逊叫著名的 COE correction of error,我们叫它“检讨”),也分为如下阶段:
    • Somatic(躯体死亡?),会经历如下过程:
      1. Clinical death(临床死亡):包括 syncope(心脏死亡)、coma(脑死亡)、asphyxia/aphea(肺死亡),通常不超过 5 分钟,如果条件允许并及时得到救治还有可能救活
      2. Biological/irrevocable death(生理死亡):(书里说是 Mortis Sisters 出现的阶段,不过没查到典故是啥,本来还以为跟 Hades 里命运三姐妹一样是什么希腊神话故事……)Algor Mortis(尸冷),Livor Mortis(尸斑),Vigor Mortis(尸僵)。一般出现在死亡后 8~20 小时,通常持续 10~72 小时。
    • Celluar Death(细胞死亡)(此处插入死亡细胞,怎么回事我一会儿提 Hades 一会儿提死亡细胞,果然roguelike 的本质是死亡):失去养分和氧气后,身体中的独立细胞开始死亡。

另外先开始碰到 embalmer 这个词不认识,后来作者开始描述祂的工作是用化学手段使尸体看起来更像生前的样子我才意识到这是入殓师。


Wildlife detective:利用科学调查对野生动物的犯罪,可以当作动物的 CSI。淡水鳗鱼是每年被走私最多的动物,按数量来说是最常见的野生动物犯罪。在 2018 年就有 1500 万走私鳗鱼被收缴,153 人被逮捕。据估计,每年有 3.5 亿鳗鱼被从欧洲走私到日本然后养殖食用。作者的工作是通过基因调查这些鳗鱼的来源,可以看作是鳗鱼界的 23andMe。这就需要比对世界各地鳗鱼的基因数据。这些基因数据竟然是从各地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标本里收集的,所以平时你们带小孩去看的科普场所其实幕后是打击犯罪的秘密力量。


现在如果被子弹击中骨头可以治疗,但美国内战期间无法处理碎裂的骨头,只能截肢。截肢是内战期间最常见的手术,有超过 6 万起。即便是在 1860 年代,95% 的手术也使用了麻醉,病人睡着的 15 分钟内,医生进行如下截肢处理:

  1. 扎住肢体减少流血
  2. 用类似现代的手术刀切开皮肤
  3. 把皮肤
    像袖子一样卷起来
  4. 用刀切开软组织(肌肉、韧带和肌腱)。到这个步骤里面就只有骨头了。
  5. 用骨锯锯断骨头
  6. 用把持钩(tenaculum)将血管打结,保证血液能正常流通,防止病人流血而死
  7. 用骨锉刀(bone file)像打磨指甲一样把会造成疼痛的尖锐表面磨平。再刷掉周围的骨末
  8. 放下皮肤,用针缝起来

截肢的死亡率取决于戒部位离核心区域有多远。手指截肢的死亡率只有 5%,而大腿根部截肢有 83% 的死亡率。平均下来全部截肢的死亡率是 26%,比内战前平民截肢的 50% 死亡率进步了很多。这主要是因为死亡率高跟多快得到手术有很大关系,平民一般把去医院截肢当作最后的退路,而战场受伤的士兵会很快受到救治。

这么多年来截肢手术的技术其实没有很大改变,现代截肢手术更安全纯粹是卫生关系。内战的医生还不知道病菌导致感染,一位感染是康复过程正常的一部分。去查一下 laudable pus(值得赞扬的脓,但其实明明是感染迹象)图个乐吧。

相关阅读


<< 前 | 你有 Google 过自己吗? 随便逛逛 静态博客一年啦!Hugo 装修... | 后 >>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想支持我的博客创作,或者有特定的内容想要看到,或者想约 coffee chat,手把手教学我有的技能等,欢迎点击下面按钮成为我的金主: